安徽环境新闻网 » 曝光台 » 正文 »

淮南舜耕山上“毁绿种菜”禁而不止

舜耕山风景区20号路标附近

居住在城市里的人们,来到舜耕山风景区,希望看到的是满眼绿化苗木,还是菜地泥巴呢?

近年来,舜耕山风景区的绿化面积不断扩大,绿化档次显著提升,居民游玩、锻炼环境有了较大改善。遗憾的是,舜耕山风景区部分地方存在较为严重的“毁绿种菜”现象,有的居民将舜耕山风景区一角开垦成了菜园,种上了各种蔬菜。这一行为正不断侵蚀绿化成果,破坏舜耕山风景区的环境,并带来卫生问题。

舜耕山风景区位于淮南市田家庵区与高新区交界处,这里山势绵延起伏,泉涌林茂,树木荫荫,风光宜人,被誉为城市“绿肺”。然而,近段时间,不断有市民向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反映:城市“绿肺”内,有人砍树挖草,开辟菜地,且愈演愈烈。看着舜耕山风景区不断被“菜地”蚕食,市民表示既心痛又愤怒,希望相关部门对这种破坏风景区内自然环境的行为给予关注。

168号电线杆对面

7月15日上午,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来到舜耕山风景区一探究竟。首先来到168号电线杆对面,这里有一条小路,路的两边几乎都被开垦成了菜园,种上了各类蔬菜。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来到时,正好遇见一位老人在菜园里忙碌。老人说,自己就住在不远处的小区,退休后在家无事,便来此处种块地,锻炼身体。

这里的菜园都是谁开的呢?老人称,这些菜地的开垦者大部分都是老头、老太太,退休了在家没事,就在山上开块菜地同时锻炼身体。

想想也是, “有时间,又无事”是上山种菜的两个条件。无疑,满足这两个条件的就是退休后的老年人,年轻人这么忙不可能担着水上山去种菜。

山上有些菜地,被收拾得头头是道,垄沟修得很是整齐,园外还专门做了木门。由此可见,菜园子的主人很有生活经历,对菜园子也非常上心,菜园旁边还放置了水桶。

170号电线杆附近

随后,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又来到170号电线杆附近。沿着一条小路上山,遇见一位大妈在菜园里忙活。“我家就在菜地对面的楼上,退休了没事干,便到这里带小孩,闲时来山上种种菜自己吃。”大妈边忙碌边感慨,说自己种菜很有成就感,吃起来特别香,且不用农药,无公害蔬菜吃着也放心。

在热心市民的指引下,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在龙眼新村南侧与环山北路北侧之间的山地,发现了被人整理成一片片“菜地”旁,留有大量被砍伐的树木,甚至刻着“舜耕山森林防火训练基地”的石碑也被人挖出扔在路边。这里,林地被菜地取而代之,树木被花生、黄豆、苋菜等作物取而代之。部分地块看上去像刚被清理出来的样子,虽未播种,却似一块块伤疤,在风景区内显得尤为刺目。

特别是近期淮南市多雷暴天气,这些被人“开垦”出的山地,失去了原生植被的保护,水土流失十分严重,一道道黄色泥浆就像舜耕山被人撕裂伤口流出的血液,让人看得异常心疼。

多位在环山路锻炼的市民告诉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舜耕山风景区内,毁绿种菜的现象已存在多年。景区周边居民最开始在林间空地种植蔬菜,随后引发跟风效应,不断有人效仿。为了扩大自己菜园的面积,有些居民不惜砍伐景区原生树木,毁坏景区自然生态,看着着实让人心疼。龙眼新村南侧山地种菜的行为仅是风景区被蚕食的一部分,其他地方同样有类似现象存在。”

一位正在菜园里耕作的市民告诉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在这里开垦菜园的,基本都是龙眼新村住户,由于距离舜耕山风景区较近。看见别人在山上开块菜园,收获新鲜蔬菜,既休闲又娱乐,自己也学着上山开出这片菜园……”

74号电线杆附近

在74号电线杆附近,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看到这里的菜园可真不少。有一块菜地是长条形的,宽四米左右,长达二、三十米。菜地里的土有被刚翻过的痕迹,估计过不了多久就要种上新的作物了。菜地周围有空的水桶、饮料瓶和保鲜膜。靠近里面,有一块地还围了栅栏,栅栏内种了多种蔬菜,其旁放置着几个歪倒的塑料桶。再往里走几米,还有两个深约两米的储水坑,水坑坑口面积两平米多。

见记者采访,前来风景区锻炼的市民气愤地说道:“好好的风景区被毁,变成私家菜园,这是自私的行为。不仅如此,开辟菜园的人为了蔬菜长势还纷纷使用粪便施肥,每次施肥时,空气中弥漫着恶臭,实在叫人无法忍受。”

7月15日上午,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头顶烈日,在舜耕山风景区转了几个小时,发现“毁绿种菜”有的隐秘,有的公开。特别是离住宅小区近的山体,无一例外均存在“毁绿种菜”情况。(记者 李钧 王伟 李严 摄影报道)

原标题:舜耕山上“毁绿种菜”缘何禁而不止

来源:淮河早报

安徽环境新闻网相关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