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环境新闻网 » 曝光台 » 正文 »

安庆沿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内养珍珠?限期拆除!

湿地保护区内养殖易造成水体污染的珍珠蚌?去年9月中旬,桐城市自查发现所辖“安庆沿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内有6处圩口存在违规养殖珍珠行为。如今情况如何?近日,记者进行了实地采访。

当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菜子湖西北角桐城市嬉子湖镇珠檀村的东河圩,这里属于安庆沿江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远望东河圩,湖面如镜,在阳光的映照下随风泛起阵阵涟漪。走近仔细察看,和湖面美景形成强烈反差的是,投饵机、增氧泵等渔具占据岸坡,数十亩的水面上密密麻麻地漂满了五颜六色的塑料瓶,成行成排,颇为壮观。白色漂浮物随风飘散到岸边,近处水体呈深暗混浊状。

“塑料瓶下吊着的网箱里,养的就是珍珠蚌。”东河圩珍珠养殖户胡兴山说。见和记者同来的还有林业、环保等部门的工作人员,胡兴山赶忙解释,“我们已经签过承诺书了,年底前就撤走。”

“湿地保护区内养殖珍珠属于违规行为。”嬉子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中心主任张忠东介绍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规定,“在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内,不得建设任何生产设施。”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规定,“禁止下列破坏湿地及其生态功能的行为:(四)过度施肥、投药、投放饵料等污染湿地的种植养殖行为。”

去年9月初,根据全市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大排查的有关要求,该市在从严抓好问题整改的同时加强全面自查,遂发现东河圩等6个圩口均存在违规养殖珍珠的行为,当即要求养殖户停止新增珍珠养殖,已养殖区域不得投放饵料,严防养殖面积进一步扩大和造成水体污染。

“发现圩口非法养殖珍珠后,我们成立了工作专班,针对每个圩口制定了整改方案,多次上门对养殖户开展政策宣讲和思想动员工作,最终6家养殖户均签订了整改承诺书,承诺在规定时限内拆除。”桐城市嬉子湖镇副镇长伍小志表示,“目前已经拆除了4家,还有两家将于12月31日前全部整改完毕。”

在加强问题整改的同时,桐城市加快规范水产养殖管理工作,开展非法养殖情况摸底排查,全面核查禁养区、限养区、规划区外的养殖情况,制定养殖退养、设施清除等具体实施方案,有序推进非法养殖清理整治。此外,该市建立健全养殖区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加强水环境监测,全面掌握水质变化情况;逐步淘汰现有传统养殖模式,推广生态化健康养殖;实施养殖尾水治理,健全养殖尾水处理设施,促进水环境改善。(全媒体记者 白萍 通讯员 马海平)

原标题:【生态环境·曝光台】湿地保护区内养珍珠?限期拆除!

来源:掌上安庆

安徽环境新闻网相关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