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经开区保隆科技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空气悬架系统
近日,安徽合肥经开区的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在三元大容量电芯的高能量电池系统开发中取得进展。在整包热失控试验中,在触发单颗电芯热失控2s内即报警开启液冷循环,1h内不起火、不爆炸,未扩散至其他电芯,安全得到了充分保障。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不断增加,市场渗透率逐渐提高,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安徽省“首位产业”,全面加快建设新能源汽车强省。当前,在合肥正围绕“龙头项目-产业链-产业基地-产业生态”的发展思路,加速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新能源汽车重要的产业聚集地之一。
克服动力电池安全之忧
续航和安全是消费者购置新能源车辆的主要考量因素,这一考量也转化成新能源车企、动力电池企业专注于提升安全性和续航的“养分”。
动力电池的安全是个系统性工程,三元大容量电芯整包方案的安全性问题是业内尚未完全突破的难点之一。
在三元大容量电芯CTP(Cell To Pack)高能量动力电池系统的开发中,位于合肥经开区的华霆(合肥)动力电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华霆动力)有了新的研发成果。“我们使用了电芯大面积液冷液热的热管理系统方案,使电芯处于20℃~45℃的最佳工作温度区间,同时有效控制电芯间的温差。”华霆动力相关负责人介绍,温差越小,则动力电池的循环寿命和充放电性能会更优。
提高三元大容量电芯整包安全性能的背后,是华霆动力在三元体系电芯系统解决方案的持续深耕。2015年以来,该企业在国内率先推出NCM三元动力电池系统、NCA三元动力电池系统、NCM811动力电池系统和NCA21700动力电池系统,“华霆动力不仅是国内第一家将三元锂离子电池应用到纯电动乘用车的公司,也是第一家成功研发并批量应用液冷技术到纯电动乘用车的公司。”该负责人表示。
提起安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华霆动力可以说是最早一批产业链企业之一。
2009年,留美博士周鹏回到合肥,并于2010年创立华霆动力。彼时,由江淮汽车主导的国产纯电动汽车正在全力研发第一代iEV车型,专注电池生产及系统技术研发突破的两家企业分别是华霆动力和国轩高科。
13年后,周鹏所创立的企业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并在去年迎来了第100万台动力电池总成的下线。
国产空气悬架填补空白
上海保隆汽车科技(安徽)有限公司(简称“保隆科技”)位于合肥经开区的研发生产基地里,摆放着企业自主研发的汽车空气悬架系统,可根据驾驶环境自动控制车身高度、车身倾斜度、调整减震阻力,从而提升车辆的操控性和舒适性。蔚来汽车各系车型上,就搭载了这种国产自研的空气悬架系统。
此前,这个系统主要由国外供应商生产,用在很多高端车型上。而保隆科技开发出的这套系统,让更多国产企业也能配备上智能化的系统。空气悬架系统结构复杂,需要将空气弹簧、减震器、传感器等数百个部件组装起来,并实现智能化联动。
据了解,保隆科技是我国最早一批走向世界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拥有国内首条一流的智能电控减震器全自动产品组装线,为国际领先的零部件供应商采埃孚SACHS、安道拓配套袖式空气弹簧,为上海科曼、中国公路等国内一流空气悬架公司供应客车膜式空气弹簧,为国际著名挂车悬架供应商SAF-Holland供应挂车悬架空气弹簧,乘用车空气弹簧已通过数个客户的道路试验并小批量装车,产品达到同类国外先进产品的性能水平,可实现进口件国产化替代。
合肥积极拓展新能源汽车产业优势
如今,人们对位于蔚来汽车和大众汽车(安徽)公司耳熟能详,蔚来智能网联汽车推出的多系车型也正走入寻常百姓家,大众汽车(安徽)首款车型也接近量产上市。当前,合肥正围绕“龙头项目—产业链—产业基地—产业生态”的发展思路,加速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新能源汽车重要的产业聚集地之一。
以合肥经开区为例,这里已形成了集成电路、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生物医药三大战新产业“三箭齐发”之势。记者了解到,该区已集聚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76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2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5家。2022年合肥经开区新能源汽车产量为14.8万台,同比增长50%;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产值504.2亿元,同比增长56.5%。
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记者 乐天茵子 通讯员 李长龙 史春蕾 实习生 卫馨瑶
原标题:为新能源汽车装上更强“心脏”
合肥积极拓展新能源汽车产业身位优势
来源:合肥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