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环境新闻 » 产业 » 正文 »

安徽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营收两年翻番

大皖新闻讯 12月9日下午,由安徽省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推进组工作专班、安徽省生态环境厅主办的“2024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科技成果对接会和应用场景对接会”在合肥召开。此次活动发布64项科技成果、4项技术需求、34项应用场景解决方案、14项应用场景需求,以成果对接促进新技术新产品转化应用,以场景开放集聚产业资源、促进产业升级。现场共签约10个项目,签约金额1.67亿元。

“有机固废”一小时变成“有机肥”

含氟废水对环境有一定的危害性,在对接会的科技成果发布环节,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环境研究院对“基于诱导结晶流化床的工业含氟废水深度净化与资源回收”进行了发布。据了解,利用氟磷灰石结晶技术可以处理30mg/L以下的含氟废水,出水氟浓度可以稳定降至1mg/L。由于药剂投加量少,去除单位氟化物的吨水成本不超过0.3元。

合肥恒力装备有限公司所介绍的“半导体制程废水零排放资源化处理系统”也是应用于废水的处理,该企业可以实现电镀零排放吨水处理费用30元以下,目前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未来将进一步创新优化工艺技术、提高智能化水平,将吨水处理费用降至20元以下。

传统的有机固废堆肥周期长(约为30—60天)、无害化难、肥效低。东华大学环境科学工程学院发布的“有机固废1小时纳米腐熟制备高活性有机肥”,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据介绍,只需要将畜禽粪便、秸秆、餐厨垃圾等原料,与腐熟剂加在一起进行搅拌,仅一个小时就能形成有机肥。这种方法比传统堆肥快720倍,将有机肥工艺从“慢粗臭”转化为“快细好”,无害化率比可以高达95%以上。

安徽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营收两年翻番

近年来,安徽省委、省政府将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作为重点打造的新兴产业之一,持续打出“双招双引”强大攻势,实现了从点到面、串珠成链、集链成势的跨越,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营收规模连创新高。2021、2022年连续突破3000亿元和4000亿元台阶,2023年达到6121.9亿元、实现两年翻番。

今年以来,全省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落地项目1287个,总投资额6890.6亿元,在全国产业布局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提升。

安徽省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推进组工作专班持续强化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布局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健全“揭榜挂帅”等机制,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今年以来,新增71家高新技术企业、3家全国重点实验室、19家省级创新平台,目前已有13家国家级平台、364家省级平台,涌现出一批标志性引领性自主创新成果。其中,华晟新能源公司多次刷新异质结组件功率和效率世界纪录,中国科大徐集贤教授团队第3次刷新钙钛矿电池认证稳态效率。

大皖新闻记者 姚一鸣

安徽环境新闻相关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