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环境新闻网 » 正文 »

宣城超前完成“十四五”重金属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

日前,记者从宣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宣城市在全省先行先试,率先开展含铬污水处理提标改造,按照“十四五”期间省级减少5%的减排目标,截至2024年底全市实现重点重金属污染物减排量为282.75公斤,已超额超前完成省定减排目标,为更好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腾出环境容量。

提标改造助减排。市生态环境局针对全市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90%以上为电镀企业,科学制定《宣城市重金属污染防治实施方案》,对比国内外相关标准,依托科技支撑,高标准推动电镀行业重金属减排,倒逼电镀行业持续升级,重点指导广德、郎溪和宁国三个专业电镀园区现有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改造,确保含铬废水稳定达标排放或回用。郎溪县得奇电镀园区成为全省首家完成含铬污水提标改造的电镀园区,各项污染物监测指标符合安徽省电镀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据监测,提标改造后的郎溪县得奇金属表面处理中心重金属减排量达168kg,下降幅度超过50%,减排成效显著,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腾出了更多环境容量。

严格准入保要素。“十四五”以来,宣城市严格按照国家和省生态环境厅要求,严控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新、改、扩建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项目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三线一单”、区域环评、规划环评和行业环境准入管控要求,在环评编制和审查过程中严格实行“等量置换”。同时,对全市新批复涉电镀企业全部进入园区,分散的涉电镀企业全部搬迁至专业电镀园区,实现电镀企业集聚生产、集中治理和集约管理。目前,全市专业电镀企业入园率达100%,各电镀园区配套建有专业污水处理设施,出水数据显示已优于国家现有排放标准。

动态更新强监管。组织开展全口径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全面排查,动态更新全口径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清单,及时增补新、改、扩建企业信息和漏报企业信息,全面加强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管理。目前,全市电镀园区污水处理均已建立重金属在线监测并联网生态环境部门“三个全覆盖”监管网络,实现监测与执法同步的监管协同模式,保障各园区污水处理设施规范运营,全面形成了电镀行业环境安全保障能力强、绿色低碳发展水平高、产品质量先进的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特约记者 周明助)

原标题:我市超前完成“十四五” 重金属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

来源:宣城日报

安徽环境新闻相关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