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环境新闻网 » 法治 » 正文 »

猎捕“国保”野生动物“四不像” 猎捕和销赃的当事人均被抓了

大皖新闻讯 1月14日,黄山市黄山区警方发布案情信息称,近期,该区耿城派出所将涉嫌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犯罪嫌疑人吴某抓获。吴某是黄山区籍贯人,于去年11月在黄山区龙门乡某山上安放夹弓,猎得一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鬣羚”。

公安机关及林业部门共同查获后,在吴某家中扣押夹子弓6把。随后,公安机关将收购“鬣羚”的犯罪嫌疑人、南陵籍男子甘某抓获归案。两名犯罪嫌疑人均对其违法犯罪行为供认不讳。在这起案件中,吴某猎捕,甘某负责收购销赃,该案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鬣羚又称苏门羚、山驴子,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近危物种。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四川、陕西、甘肃、青海、云南、贵州、西藏等地。中华鬣羚体高腿长,毛色深,具有向后弯曲的短角。有显著的眶前腺,尾短被毛,身体毛色黑灰或红灰色,特别在长鬃和腿部,毛粗且薄。最明显的辨别特征是其颈背部有长而蓬松的鬃毛形成向背部延伸的粗毛脊。

鬣羚主要活动于高山深山区。它的角像鹿不是鹿、蹄像牛不是牛、头像羊不是羊、尾像驴不是驴,人们据此将其与驯鹿、驼鹿和麋鹿一起称为“四不像”。以前,在黄山市的祁门、歙县等地也有发现鬣羚。因为四肢粗壮,强健有力,蹄短而坚实,适于在山崖乱石间奔跑跳跃,有时候会在悬崖跳跃,因此,在黄山乡村,也有人将之称为“天马”。

大皖新闻记者 吴永泉 通讯员 黄公

安徽环境新闻网相关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