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江豚俗称“江猪”,有着一副可爱的笑脸,被人们称为“长江的微笑”。2018年升级为独立物种,2021年正式升级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它们是长江生态健康的“晴雨表”,长江江豚生存状况如何,一直牵挂着大家的心。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芜湖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安徽工程大学组织环保志愿者,走进位于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的无为市姚沟镇五洲村,围绕“保护生物多样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开展环保宣传志愿服务活动。
活动现场,无为市生态环境、林业等部门以及姚沟镇相关负责同志进行了情况介绍。无为市境内的保护区总面积约7316公顷,2017年以来,拆除26个非法码头、砂站、搅拌站、墩位等并完成生态复绿;取缔了5个取水口;拆除建筑面积达7800平米,复绿3000平米;拆除481公顷滩涂区域水产养殖及相关设施,实行退养休耕,恢复自然状态;汽渡渡船实现“油改电”,并于2019正式运营;为了不阻断豚类及鱼类游动,夹江水泥路全部改建成连续梁板桥;大力实施“十年禁渔”,打击非法捕捞工作,渔民全部退捕转产;严厉打击非法采砂,仅2020年,出动执法人员2123人次,立案查处32条涉砂船舶…
大家一边听取讲解,一边通过观看展板和实地查看,对无为市自然生态保护工作有了充分认识,并给予高度评价。随后,志愿者们走村入户,了解村民生产生活情况和对保护淡水豚的认识,就保护生物多样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向群众进行宣讲,并发放了《长江保护法》和环保宣传册。
来源:芜湖生态环境
原标题:《【六五环境日系列活动】保护生物多样性,环保宣传走进无为淡水豚自然保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