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环境新闻网 » 公益 » 正文 »

在芜湖,这群大学生以一己之力守护水环境

芜湖市作为一座拥有“半城山,半城水”美名的城市,城区内水系交错,仅是市区内就有着一百多条水系。现在的这些水系是芜湖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曾经的这些水系却是让人望而却步的黑臭河。

2015年,水十条的出台,正式开启了全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的进程。在芜湖市黑臭水体治理的过程中,除了有政府部门和治理单位的努力,在这些黑臭水体的周边还多了一道身影——芜湖市黑臭水体监督小分队的监督志愿者。

芜湖市生态环境保护志愿者协会(简称“芜湖生态”)在2016年通过联合并支持芜湖市本地各个高校的大学生环保社团,成立了芜湖市黑臭水体监督小分队。从2016年开始,芜湖生态每年支持5至8个高校大学生社团开展城市黑臭水体监督工作,并给与专业的知识技能培训与活动经费支持。今年也收到安徽国祯基金会“天一计划”的支持。多年来,各高校社团开展黑臭水体监督活动上千次,为芜湖市黑臭水体治理提供大量一线污染信息,同时留下很多宝贵的黑臭水体监督材料。

根据政府部门发布的信息,截止2020年12月21日,芜湖市建成区74条黑臭水体共138公里水体已全部整治完成,并通过“初见成效”验收,进入长效维护阶段。芜湖市也成功创建全国第三批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

通过“初见成效”验收的水体并不代表已经不需要治理监督了,进入长效维护阶段的城市水体的水环境监督依然十分重要。一旦出现持续的外源污染,水体就极易出现返黑返臭的情况,

2021年,芜湖生态继续支持了5个高校大学社团,加入到芜湖市黑臭水体监督小分队,开展城市水体监督工作。他们分别是:安徽工程大学环境保护志愿者协会、安徽师范大学大学生生命科学协会、安徽师范大学环境保护协会、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团委志愿者服务部、安徽信息工程学院绿风环保协会。

已经进入长效维护阶段的城市水体基本都已不再黑臭,但水环境污染问题和风险却时有出现。从2021年3月到12月,黑臭小分队的五家大学生社团针对芜湖市的黑臭水体共开展67次调研,提交85份调研记录表,完成15份调研总结报告,反馈水环境问题或风险26个。

2021年12月底,芜湖生态特开展“芜湖市黑臭水体监督小分队总结会”,并邀请社团伙伴代表参加。每家社团的伙伴都总结了本社团本年对黑臭水体监督调研的情况、分析遇到的问题,思考解决的办法。

黑臭小分队的每一位志愿者,都是在芜湖本地就读的大学生。他们生活学习在芜湖,既是芜湖市的普通的一名公众,也是一名关注环境保护的大学生。芜湖生态希望大学生参与到黑臭水体环境监督中来,不仅仅是希望他们在大学生期间为芜湖水环境出一份力,更是希望在未来,社会的各个角落,都有着那么一群人,能够持续的行走在环境保护的道路上。(杨梦凡)

来源:安徽网

安徽环境新闻网相关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