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环境新闻讯 在刚刚结束的第33届“世界水日”和第38届“中国水周”上,围绕“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我国水安全”主题,并向全社会发出节水倡议,倡议全社会共同参与节水、护水、爱水行动。
3月30日上午,安徽省生态环境保护协会联合红太阳公益之家在合肥清溪净水厂组织了环保志愿者活动。
活动伊始,小志愿者们观看了科普动画《水精灵历险记》。拟人化的“水精灵”带领孩子们穿越地下管网,亲历污水从格栅过滤、沉淀分离到生物降解、膜技术净化的全过程。动画中“一滴水的自述”互动问答环节,引发了孩子们对“污水从何而来”“清水去向何方”的思考。
在工作人员引导下,孩子们戴上安全帽,走进污水处理厂车间实地探秘。车间内,格栅机打捞出的塑料袋、菜叶等生活垃圾令小志愿者惊呼:“原来随手丢弃的垃圾会给污水处理带来这么大负担。”在深达8米的生物反应池旁,工作人员用显微镜投屏展示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这是硝化菌,专‘吃’氨氮;那是聚磷菌,负责‘打包’磷元素7。”孩子们发现,池中污水的气泡大小会随微生物活性变化。当工作人员投加葡萄糖模拟“加餐”时,池面瞬间泛起密集气泡,孩子们欢呼:“细菌开饭啦”。安徽省生态环境保护协会王伟介绍,“这类‘体验式环保教育’构建了‘认知-共情-行动’的完整链条,为培养未来公民的生态文明素养提供了创新样本。”
最后到了排水口比较污水和处理后的水质区别,了解了设备功能与微生物净化原理,孩子们直观感受到了“污水化清流”的转变过程。原来我们冲进下水道的每滴污水,都要经历这么多“关卡”才能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