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环境新闻网 » 教育 » 正文 »

合肥野生动物园:为野生动物撑起“保护伞”

这里是近距离了解动物世界的一扇窗口,是开展科普教育活动的基地;这里还是救助受伤野生动物的庇护所,是安徽省野生动物救护基地,为野生动物撑起“保护伞”。

合肥野生动物园,作为一座现代动物园,早已不再是传统认知中的猎奇场所,而是一座集科研、物种保护、教育等功能为一身的综合性机构,在保护生物多样性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科普教育】 传播生态文明理念

近年来,合肥野生动物园按照“走出去+引进来”的模式,每年开展科普活动12场以上,在世界地球日、世界动物日、爱鸟周等重要节点走进学校和社区开展科普课堂,向市民传播爱护野生动物、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等生态文明理念。

因疫情影响,线下科普活动按下暂停键,科普教育采取线上模式继续开展。2021年世界动物日,合肥野生动物园首次联合新华网安徽频道推出云上动物园慢直播,向市民展示动物鲜为人知的习性,传递尊重动物的理念,观看量达50万人次。

2021年10月,合肥野生动物园首次联合合肥市图书馆,将动物课堂送进图书馆大讲堂,先后开展神奇动物在哪里、野生动物救护那些事、探秘动物园听饲养员讲故事三期活动,每期活动招募15-30个家庭,活动名额最快在41秒抢完。2022年5月22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开展线上动物有奖知识竞答,受到市民的广泛欢迎和积极参与。

【动物救护】 一个温暖的庇护所

遇到受伤的野生动物,该送到哪里救助?从不法分子手中解救的野生动物,又该送到哪里?

合肥野生动物园是安徽省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单位之一,承担着合肥市及周边的野生动物救护工作。这里不仅能让受伤的动物好好养病,有吃有喝,还能提供一处温暖的落脚地。

今年以来,动物园救护动物达150余次,共收容救治63种动物。其中,有迁徙途中因受伤掉队的东方白鹳,还有被弃养的狐狸、猕猴等。

救护的最终目的是放归。在救治完毕后,经过体况评估,工作人员会选择动物适宜的栖息地,尽快安排放归,以免它们失去野性。近年来,动物园先后放归了东方蝾螈、红隼、凤头鹰、狗獾、游隼、貉等动物,让它们回归大自然的怀抱。

【巡查保护】 野生动物的守护者

在巢湖边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每天往返200多公里,在沿岸各处湿地仔细巡查,守护着那里的野生动物。

他们是来自合肥野生动物园的巡护员。发现死鸟、死兽,他们会认真排查原因;发现受困动物,他们会及时开展救助;遇到非法捕鸟网、捕兽夹,他们会及时报警处理……

冬春季节是野生动物疫病高发季节,也是鸟类迁徙期。每年10月到来年3月是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的重点巡查期。巡护员们按照“勤监测、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要求,重点对野生鸟类种群、活动范围、异常变化等情况进行监测观察。同时,加大对迁徙的候鸟停歇地区域巡查力度,严禁非法猎捕行为,维护巢湖生态安全,保障野生动物种群安全、生物安全。

动物园不是城市的孤岛,不是动物的牢笼,更像是动物世界设在各个城市的大使馆,是人类了解动物世界的窗口,引导着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张凤娇 陈昌中 李后祥)

原标题:为野生动物撑起“保护伞”

来源:合肥晚报

安徽环境新闻网相关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