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显示:公众对“生物多样性”认知度待拓宽
受访者对“生物多样性”3个层次的内涵认知有一定偏向性,知道其含义的受访者自发提及的内容的相关性高达86%,但主要集中在“物种多样性”层面(65%),而对“生态系统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的提及率分别只有24%和10%。
芜湖:开展以“遇见水环境 中秋‘河’你在‘弋’起”环保科普活动
水质监测如何运行……弋江区生态环境分局工作人员带领孩子们来到青弋江宝塔根国控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参观水质自动监测仪器,了解监测站的日常运行和水质监测过程
臭氧一定是污染物吗?NO!臭氧的这些应用你应该了解
正是由于臭氧具有强氧化性,并且非常不稳定。在常温常态常压下即可分解成氧气,臭氧在与氧气的转化过程中没有二次污染物产生,这成为臭氧可以用于几乎涉及到所有领域最大的优越性。
“碳达峰、碳中和”科普公益课堂(第四期)
中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我国碳达峰和碳中和的重大决策,凸显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和大国担当,向世界释放了中国坚...
青阳:“水润少年行 节水在我心”科普主题活动举行
讲座中,储教授以讲故事的形式,向同学们生动阐释了水是什么、水从哪里来、关于水的科学以及怎样节约保护水资源,同时号召全体师生发挥自身力量,带动更多人自觉投身到“珍...
环保科普 | 秒懂“蓝碳” 你get了吗?
记者了解到,为助力“双碳”目标实现,我国开展专项调查评估,摸清了红树林、盐沼、海草床三大“蓝碳”生态系统本底,加强海洋生态修复,努力提高海洋生态系统碳汇增量
“碳达峰、碳中和”科普公益课堂(第三期)
专家指出,碳中和必须做好“加减法”——一手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一手增加碳汇、发展碳捕集和封存技术等,实现排放量和吸收量的平衡。
“碳达峰、碳中和”科普公益课堂(第二期)
世界气象组织的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平均温度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1.1摄氏度。可以说,留给人类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必须要采取更切实的行动。在这一背景下,我国作出承诺,提...
马鞍山启动首届生态环境教育基地申报评选工作 9月底结束
按照“自愿申报、择优推荐”的原则,我市生态环境教育基地申报评选工作将根据相关规定进行申报和评估,届时将组织相关专家进行现场核查和评审
“垃圾分类进企业 弘扬绿色新风尚”主题宣传活动走进合肥高新区
活动现场,摆放着宣传展板、海报、咨询台,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向园区企业职工发放《合肥高新区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册》、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单页等垃圾分类宣传材料, 向大家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和意义,并详细介绍了企业如何开展生活垃圾分类
合肥:垃圾分类宣讲 走进“三点半课堂”
日前,合肥市包河区卫岗小学三至六年级的托管孩子们在学校多功能厅参加了一次别开生面的“三点半课堂”,包河区城管局同安街道城管队员们携手社区工作者,将垃圾分类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