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秋节日趋临近(今年中秋节在9月10日),一年中的月饼销售旺季正在到来。新修订的《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GB 23350-2021)强制性国家标准将于8月15日起实施。今年6月份,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曾联合发布《关于遏制“天价”月饼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公告》,要求相关企业严格执行包装强制性标准。近日,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召集行业组织、电商平台、企业座谈,解读相关政策,明确表示将采取综合施策,遏制天价月饼,对单价超过500元的盒装月饼重点监管,发现违法违规行为,一律从严查处,并将相关违法违规信息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在“信用中国”网站和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予以公示。
近年来,一些月饼价格高得离谱,主要原因倒不是制作月饼时使用了什么天价的食材,而是过度包装推高了价格。月饼好吃不在包装,给月饼“瘦身”,让月饼轻装上市势在必行。
商品包装具有保护商品、方便储运、美化产品、引导消费、提高商品附加值等作用,适度包装确有必要。毕竟社会发展到今天,还像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供销社销售月饼那样,只是简单地包裹一层油纸,甚至“裸装”售卖,已不现实。如今,经济发展了,时代进步了,食品包装“讲究”一些,也无可厚非。但适度为佳,过犹不及。
近年来,月饼已成为人们日常消费品过度包装的重灾区。有的使用高档材料,甚至使用贵金属、红木等贵重材料制作礼盒,为其披上华美的外衣;有的里三层、外三层,拆月饼礼盒犹如开启“套娃”;有的包装重量远远超出月饼本身,拆开包装盒,里面的月饼反倒没多少,一些消费者讥讽这是“买盒子送月饼”。然而,厂家在包装上投入的成本,总是要在市场上找回的,过度包装必然导致月饼价格虚高。这就使月饼偏离了食品的本质属性,加重了消费者的负担。消费者花钱本来是买月饼的,结果却把钱主要花在了包装上,同时还要为处理无用的包装盒烦恼,着实让人懊恼。难怪有消费者气愤地发问,这到底是让人吃月饼还是吃包装?
不仅如此,舍本逐末的过度包装还浪费了资源、污染了环境,助长了互相攀比、追求奢华的消费心理,对社会风气造成不良影响。
月饼好不好吃,在于口味与内在质量;月饼好不好卖,最终还是要靠口碑,而不是靠眼睛衡量其是否漂亮。包装是外在的面子,健康的月饼市场不需要豪华包装撑“面子”。拒绝奢靡浪费之风,让月饼回归食品的本源,让消费者买得舒心、吃得放心,才是商家的正道。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要使月饼市场健康发展,都要杜绝华丽外衣、遏制豪华包装,让月饼好吃不贵。这既是弘扬中华民族崇尚节俭美德的题中之义,也是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实践需要。
倡导绿色理念,践行绿色生活,让月饼市场回归理性,需要多个环节共同努力。首先,生产企业要把好第一道关口,减少包装层数,压缩包装空隙,不使用贵重包装材料,不在月饼盒里混装其他产品,从源头上遏制过度包装。经销商进货时,要选择轻包装月饼,用行动抵制过度包装,不给过度包装的月饼市场空间。消费者要管好自己的钱包,拒绝为华而不实的过度包装买单。监管部门要加大监管执法力度,依法依规查处过度包装行为。纪检监察机关要紧盯“四风”老问题、新动向,密切关注隐形变异问题,严肃纠治“月饼盒里的不正之风”。(贺震)
原标题:快评!健康的月饼市场不需要豪华包装撑“面子”
来源:中国环境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