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环境新闻网 » 江淮时评 » 正文 »

今年将完成800多条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地方要做好哪些准备?

据生态环境部日前发布的消息,2023年,全国计划完成800多条较大面积的农村黑臭水体整治。黑臭水体是群众身边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治理农村黑臭水体,地方面临最大的困难之一就是缺乏资金,而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的思路,上述消息释放出资金支持的利好信号。

为争取和用好农村黑臭水体整治方面的资金投入,地方需要提前做好哪些准备?

笔者认为,要摸清当地农村黑臭水体的数量、分布和规模,并制订治理实施计划,完成项目建议书。地方治理计划要与国家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计划对接好,治理时以国家监管的黑臭水体为重点,优先完成国家确定的农村黑臭水体治理项目。

积极做好资金配套,加大地方财政支持力度。比如2023年,安徽省财政就统筹5亿元资金支持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其中投资3亿元选择8个—-10个有基础、有条件的县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

开展试点,因地制宜,精准、依法、科学治理农村黑臭水体。根据农村地形地貌、经济基础、人口分布等实际情况,宜纳入邻近城镇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的则纳厂处理,宜集中处理的则集中处理,宜分散处理则分散处理。通过控源截污、清淤疏浚、水系连通、水生态修复等综合性、系统性治理措施,深入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治理。

创新监管手段,建立长效机制。治理农村黑臭水体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巩固成果,防止反弹,需要构建动态监管体系。建议建立镇负责、村实施的管理及清理维护制度。鼓励村民参与机制。推进农村黑臭水体信息公开和公众监督,确保取得整治实效。(史春)

原标题:今年将完成800多条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地方要做好哪些准备?

来源:中国环境APP

安徽环境新闻网相关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