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环境新闻网 » 江淮时评 » 正文 »

如何提升“环保管家”服务质量 改变第三方环保服务市场乱象

近年来,环境服务业快速发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专业方向不断丰富,在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有少数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盲目追求经济利益,弄虚作假,帮助排污企业蒙混“过关”,严重扰乱第三方环保服务市场秩序。在今年刚刚召开的2023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生态环境部提出要“全面整治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问题”。第三方专业环保服务公司作为“环保管家”,应明确站位,进一步为地方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园区和企业提供规范化服务。

笔者在工作中了解到,很多地方在各地园区及大型企业中应用推广第三方“环保管家”这一项综合性环保技术服务后,污染治理成效明显提升。“环保管家”不仅协助企业从环保角度完成产业定位、政策符合分析等工作,而且帮助企业完善了内部环境管理体系建设,为企业提供了诸如污染物排放合规性、污染专项治理等“一揽子”服务,实现了“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弥补了企业环境管理上的短板,解除了管理者的后顾之忧。同时,“环保管家”也帮助园区管理部门提高了环境监管水平,有效促进环境管理的公开公正,促进了园区整体环保水平的提高。

但笔者也发现,目前一些园区“环保管家”发展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市场体系不健全、机制不完善。部分地方的“环保管家”由工业园区管委会委托。由于没有严格的专业服务机制约束,园区变成了第三方服务机构开拓市场的阵地,他们把园区内所有企业需要履行的环保手续全部包揽下来,进行有偿服务,甚至帮助企业逃避环境执法监管。有的园区为了节省资金,在公开进行第三方环保服务招标过程中,采取低价中标采购方式,导致一些第三方服务机构根本不具备服务能力,无法提供规范化服务。

二是服务机构不规范。有的环保服务机构在人员能力、基础保障、应急反应等方面,根本不具备承接“环保管家”服务的能力,有的仅仅提供1名—2名技术人员,不定期去现场应付检查,更谈不上提供应急检测设备、驻点服务,以及解决突发环境应急问题。

三是工作模式不成熟。有的“环保管家”还沿用传统的工作方式,仅仅帮助园区或企业建立完善了“一企一档”,对于服务辖区内基本的环境容量、环保设施的处理能力、环境风险源等不清楚,对重点监管企业动态监管能力不足,更谈不上建立污染预警体系。

四是承担责任不清晰。由于采购方约定的条件不同,导致“环保管家”只能按签约的要求提供服务范围,出现要么仅仅为园区招聘了形式上的专职环保人员,跟班代替园区对接地方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安排的各项临时性任务;要么超范围服务,以执法检查为名,捕捉企业信息,开展有偿服务。

以上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园区主管部门的形象,而且为一些企业弄虚作假、逃避监管创造了条件。因此,笔者认为,必须采取有效的整改措施,提升“环保管家”服务质量。

完善采购机制,严格筛选第三方服务机构。作为“环保管家”的委托方,产业园区应按照公开、公正的原则,确定第三方环保服务单位。委托合同签订前,园区应谨慎评估第三方环保服务单位的能力、业绩、信用状况等。对被生态环境或市场监管等部门处罚、通报批评或列入失信“黑名单”的机构,一律取消其参与服务的资格。

明确站位,开展规范化服务。委托方与被委托方要界定服务范围,结合产业园区需求、环保现状、合同约定及考核办法等,制定“环保管家”服务方案推进规范化服务。“环保管家”要摆正位置,加深“监督员+服务员+宣传员”角色定位认识,建立合同期内的服务方案、工作程序、服务内容清单和工作记录,记录应及时、准确、完整,应保留相关资料备查。

不断探索服务新模式,提高精准服务能力。作为“环保管家”的第三方服务机构,应不断提升参与技术服务的人员业务素质。经被委托方确认后,应从本机构内选派主业技术能力强、业务素质高,或在从事本领域工作且具有环保相关专业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的技术人员,利用现代化监测装备、信息化智慧管理平台,不断提高服务精细化、专业化、精准化“一站式”的服务能力,切实为园区和地方生态环境部门提供环境管理决策的科学依据。

明确责任,强化服务考核。委托方应依据合同约定的条款明确双方责任,从服务过程的专业性、规范性,服务成果的有效性等方面,对第三方服务机构的绩效进行评价,以确保在服务过程中公正公开、客观独立,杜绝违法违规、弄虚作假现象发生,借助“环保管家”力量共同解决企业环境问题,消除企业环境隐患,努力实现污染防治和企业环境管理不断规范和水平稳固提升。(李刚)

原标题:如何提升“环保管家”服务质量,改变第三方环保服务市场乱象?

来源:中国环境报



安徽环境新闻网相关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