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环境新闻 » 要闻 »

国开行前4个月发放绿色贷款超2500亿元

今年以来,国开行立足职能定位,用好碳减排支持工具等政策,着力为绿色发展提供稳定中长期资金支持,1至4月发放绿色贷款超2500亿元,重点支持了绿色基础设施、清洁能源、生...

2025-05-15 09:35

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发布生态气象公报 年均气温首次突破1℃

《公报》对2024年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生态环境现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监测与评估,内容主要涵盖气象条件、水资源状况、植被生态状况、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以及园区试点前后变...

2025-05-15 09:23

国内首艘大功率可拆装环保绞吸船“浚川”投用

5月14日,国内首艘大功率可拆装环保绞吸船“浚川”正式投入陕西省延安市王瑶水库扩容工程清淤作业。

2025-05-15 09:02

中国科学院最新研究:预计未来增暖情景下南亚季风降水将整体增多

研究人员进一步利用过去暖期增暖特征与南亚夏季风变化的关系,构建了基于物理机制的回归模型。

2025-05-15 08:28

安徽开展2025年扬子鳄野外种群资源调查活动

在调查实施阶段,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与安徽师范大学组建多个调查小队,同步对保护区5个县(市、区)的栖息地及保护区周边区域的野外扬子鳄种群数量、分布范...

2025-05-15 08:23

督察什么?怎么督察?生态环保督察工作条例划重点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条例》。《条例》用八章四十四条总结了新时代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对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作出全面规范。

2025-05-14 16:35

国际能源署:全球电动汽车市场强劲增长 中国市场继续领跑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同比增长35%,增势明显。

2025-05-14 16:12

10年+100亿千瓦时 “华龙一号”向世界展示中国核电“硬核”实力

5月14日,“华龙一号”全球首堆——中核集团福清核电5号机组实现连续安全稳定运行1000天,持续向社会稳定输送清洁电力超370亿度,再次验证了“华龙一号”的安全性和先进性...

2025-05-14 15:26

白天酷暑夜间冰雹?气象部门解答冰雹成因

北京白天较高的气温为冰雹提供了热力驱动的上升气流,而高空冷空气与湿热气流的碰撞则构建了冰雹形成的“冰工厂”。这种“上冷下热”的剧烈对流,加上水汽与动力条件的配合...

2025-05-14 11:41

研究表明全球变暖将加剧雪旱风险

在全球变暖的气候背景下,未来全球雪旱发生频率将成倍增加,其中暖雪旱将成为主导类型。

2025-05-14 09:33

为何沙尘天气近期频频“返场”?

沙尘天气频频“返场”,引起公众关注:沙尘天气频发的状况是否正常?出现沙尘天气的原因有哪些?今年沙尘天气呈现哪些特点?

2025-05-14 09:11

四部门印发《2025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

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联合印发《2025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锚定强农惠农富农任务目标,部署9个方面重点任务,着力推动农业增...

2025-05-14 09:04

小心草丛中的“吸血刺客” 安徽进入蜱虫活动高峰期

初夏时节,草木葱茏,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进入高发季节,主要通过蜱虫叮咬传播,所以也被称为“蜱虫病”。

2025-05-14 08:16

我国建成世界规模最大辐射环境监测网

国家级辐射环境质量监测网设立了1835个监测点,覆盖了全国所有地级及以上城市、重要边境口岸、核设施周边以及其他重要边境地区

2025-05-14 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