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由安徽三汊河国家湿地公园提供
三河交汇,经淝入淮,位于蚌埠市淮上区西北部的安徽三汊河国家湿地公园是淮河流域保存较好的一块平原沼泽型草本湿地,有着“淮上明珠”的美誉。近年来,三汊河国家湿地公园不断加强保护与生态修复,还启动了鸟类栖息地项目改造工程。斑鱼狗、琵嘴鸭、白腰文鸟等珍稀鸟类纷纷前来安家,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也滋养了周边地区田园经济发展。
三汊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蚌埠市淮上区西北部,南距城区5公里,公园总面积801.5公顷。根据最新的湿地资源调查结果,湿地内共有维管束植物193种,鱼类19种,两栖动物5种,爬行动物6种,兽类18种。尤其是鸟类,不仅数量众多,而且种类丰富。
“近几年湿地公园协调开展生态补水,保持湿地水位,清除水花生,还退耕还湿200亩,拆除违章建筑2000平方米,新增绿化面积400亩,整治周边环境乱象。”安徽三汊河国家湿地公园办公室主任朱元元介绍,“下一步我们还将建成75万平方米的淮河流域湿地植物园。”
据了解,通过湿地保护修复,湿地鸟类从最初的103种增加到138种。斑嘴鸭种群数量猛增至近800只,国家濒危鸟类,号称鸟中熊猫的震旦雅雀种繁殖达到近千只。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越来越美的同时,湿地公园合理开发利用三汊河湿地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发展生态旅游业。在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同时,也促进周边的田园经济日趋发展壮大。
“近年来,湿地公园下大力气建设旅游基础设施。”朱元元介绍,目前已经建成2000平方米的游客中心,以及停车场、堤顶路、游步栈道、游船码头、观鸟台、农家乐饭店等配套设施。“周边群众也自发配合,建成水果采摘园、千亩梨园、千亩桃园、千亩莲藕等生态观光农业项目。”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了解到,目前,公园创建“3A”景区的工作已顺利通过验收。创建“4A”景区的工作即将启动。而越来越多的游客也来到三汊河,赏美景、观鸟趣,享受亲近自然的休闲时光。“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公园已接待各界游客近12万人次。”就在上个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公告,“三汊河莲藕”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核准注册,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刘媛媛)
来源:安徽商报
原标题:鸟翔果香景美 明珠闪耀淮上 安徽三汊河大力修复生态助力田园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