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环境新闻网 » 江淮一线 » 正文 »

芜湖雨季“两垾”水系污水溢流严重 有关部门回应整改方案

芜湖市中心有两条排涝明渠,一条叫保兴垾,另一条叫板城垾。两条明渠是贯穿该市镜湖区的重要排涝渠道,一直是芜湖水环境治理的重中之重。近日,有群众投诉称芜湖市污水收集处理系统不完善,城市黑臭水体长效管护不到位,雨季“两垾”水系污水溢流严重。

6月5日凌晨,芜湖市区突降大雨,雨后保兴垾和板城垾等多处水体出现不同程度的污水溢流入河现象。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污水溢流入河?连日来,记者进行了调查。

雨污合流导致污水入河

据悉,早在20多年前,保兴垾污染严重,墨绿色的水面漂满垃圾,居住在附近的居民老远就能闻到臭味,夏季天热都不能开窗,市民戏称保兴垾是芜湖的“龙须沟”。2006年,芜湖市委、市政府决定用3年时间对保兴垾进行彻底改造。改造后的保兴垾成为城市中心一道赏心悦目的绿色长廊、市民休闲游玩的生态公园。

保兴垾在整治改造中曾沿线铺设过截污管,但多年过去了,管道存在破损,造成一些污水渗漏。此外,保兴垾还承担排涝功能,雨水管混入生活污水,再加上管道淤泥较多,造成保兴垾一些河段水体返黑发臭,居民意见很大。

6月20日傍晚,记者来到芜湖市镜湖区赭山路团结三村附近的保兴垾段以及北京中路上的保兴垾生态公园。远远看去,两处河段水面较清,两边楼房倒映在水中,但为何一场大雨就会有污水溢流入河?镜湖区住房建设交通运输局副局长赵仕伟告诉记者,因保兴垾截污管建设初期是雨污合流制,在后期整治后仍承担着污水传输功能,导致雨季有部分污水从溢流口溢出。一般小到中雨,都不会发生上述情况,只有降雨较大或降雨持续时间较长才会导致污水溢流入河。

“芜湖市自2017年进行黑臭水体整治以来,相关部门对保兴垾、板城垾周边的107个小区进行了雨污分流。对于确实没有办法进行雨污分流的地块,我们临时做了一些分散式的污水处理设施。像绿影新村、港口村、文化路这边3个污水处理设施,每天可以处理1万多吨污水。”赵仕伟说。

新管道未启用水面有异味

随后,记者来到板城垾弋矶山段,在镜湖区望江苑小区对面的香苑菜市场附近,看到板城垾水面上漂着污泥样的斑块,并散发着一股异味。

负责打捞水面漂浮物的钱师傅告诉记者,当前为了排涝,降低了明渠水位,水深只有三四十厘米,加上天热,水面就出现了一些漂浮污物。“我从早上6点开始就到这里打捞,一直要干到傍晚。”

“板城垾这一带雨污分流的管道是新建的,老的管道已经废除了,但因近段时间芜湖市长江路高架桥施工,新管道还未使用。这段时间,主要靠工地上的水泵来导排水,所以雨水多的时候就不那么顺畅。”赵仕伟说,到今年10月份,新的管道全部投入使用后,雨污分流正常了,板城垾这一带就不会出现这种问题了。

有关部门回应如何整治

在新管道投入使用之前的过渡期,板城垾一带如何解决雨污合流问题?水体污染如何整治?赵仕伟表示,如果降雨量不大就不会出现上述问题,但如果出现强降雨天气,工地上的抽水泵功率不够的话,需要通过增加抽水泵来进行排水。

针对群众反映的“两垾”水环境污染问题,芜湖市已拿出治理方案。该市排水管理处总工程师章宏学对记者说:“我们首先进一步提高管网缺陷点位排查精度,提高管网系统整治效率,逐步通过污水管网病害修复、混接整治及穿渠管渗漏修复等措施,减少管网运行过程中外水入渗量。”

章宏学还介绍,该市将深入开展入河排口排查,建立入河排口信息档案,有序开展排口溯源和混接整治工作,还将建立健全多部门联合执法工作机制,强化污水排放许可管理,开展城市“小散乱”沿街商铺专项整治。(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孙芮)

原标题:芜湖“两垾”水系缘何污水溢流

来源:安徽日报


安徽环境新闻网相关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