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环境新闻网 » 江淮一线 » 正文 »

“排口治理+生态修复” 芜湖打造美丽长江岸线

安徽省芜湖市十里江湾旁,草海荡漾,聚集了不少来打卡拍照的年轻人。任谁也很难想象,这里在五年前还是脏乱差的码头。这一变化得益于芜湖市近些年开展的长江入河排污口整治工作。

近年来,芜湖市以智能化监管为手段,以排污口治理为抓手,推动长江沿岸生态修复,实现三水共治新局面。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以来,芜湖市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全市10个国控断面水质长期稳定在Ⅱ类,“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精准溯源,排污口有了“身份证”

排口名称:芜湖市戈江区桂花桥泵站入河排水口,排口编码:FA3402090108GQ00,经度、维度、责任主体、监管主体……在安徽省芜湖市,排污口有一个专属于自己的身份标识——排污口标志牌,扫描标志牌上的二维码,就能看到排口的详细信息。

排污口标志牌。 图片来源:芜湖市生态环境局

这是芜湖市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的重要成果。芜湖市拥有194千米长江岸线,境内河湖水网密布,入河排污口点多面广。

自2019年启动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以来,芜湖市坚持高位推动,不等不靠、主动作为,按照“有口皆查、应查尽查”原则和“依法取缔一批、清理合并一批、规范整治一批”要求,完成全部1532个长江干流入河排污口排查、监测、溯源和“一口一策”整治方案编制工作。

同时,芜湖市建设排污口可视化管理平台,为竖牌排污口设置二维码,扫码即可查看排污口基础信息。

“每个排污口的功能、性质、水质、水量、特征污染因子等‘身份信息’都会被录入可视化管理平台,一旦发现河道排放异常,就能及时追溯、倒查问题。”芜湖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直属大队大队长汪俊介绍。

“依托高密度监测网络和物联网大数据平台,构建水环境质量——排污口——污染源的全链条监管体系,实现污染源、排污口及环境质量的实时响应,一旦发现水质异常,对比‘身份证’就能尽快找到污染源头,为加强水污染精准执法提供有力依据,让‘口子’载明信息,让数据驱动智慧监管。”汪俊表示。

信息化监控,布下“天罗地网”

“数据是红色,说明这个排口的污染超标了,系统会发短信通知工作人员。”在芜湖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的监控中心,支队在线监测人员产文星点开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与基础数据库,一排排数字出现在屏幕上。“这是对排口水质实时分析得出的数据,包括化学需氧量、氨氮的浓度等。”

芜湖市自动监控系统截图。 图片来源:芜湖市生态环境局

“如果小时数据超标,监控人员会提醒企业检查污染防治措施是否出现问题;如果连续24小时平均值超标,环境执法人员就会到现场核查排污口情况。”汪俊表示。

“在排污口整治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一口一策’,并根据多次排查的结果,将更多企事业单位纳入自动监控系统,实时监测企业超标排放数据。”汪俊表示。“通过这套系统,可以实时掌控排口情况,做到发现问题及时汇报,为执法提供了数据支撑。”

除了实时数据,监控中心内还能看到企业内的实时画面。“这是通过我们的视频监控系统实现的。”产文星介绍。随机点开一家企业的监控画面,可以看到企业监测站房内部情况。

芜湖市重点排污单位视频监控系统。 图片来源:芜湖市生态环境局

“通过这套系统,执法人员不用亲临现场,就可以通过网络同时对多家企业生产现场实时监督管理,提高了监督效率。同时,录像机24小时全天候录像存储,通过回放录像可以准确地再现企业现场情况,为执法工作提供依据。”产文星表示。

此外,芜湖市生态环境局还设有污染源自动监控巡查系统,备案企业日常运维管理记录,登记设备故障等详细信息。对于巡查中发现问题的企业,及时填写派发电子督办单,对各县和大队提交市级终审的企业及时查看,争取做到日结。截至目前完成随机检查超414家次,超标核查超92家次。

“通过污染源自动监控与基础数据库系统监控平台、污染源视频监控平台、污染源自动监控巡查系统等3项智慧监管平台,我们对污染源的监管更加全面、立体。”汪俊表示。“信息化监控系统布下的‘天罗地网’帮助我们精准锁定超标排污企业,有效缓解基层执法人员力量不足的压力,有助于提升我们精准执法、智慧执法的水平。”

生态护江,打造排口治理芜湖样板

十里江湾,风景如画。芜湖市十里江湾公园北起青弋江,南至澛港大桥,东靠长江大堤,总堤长约7.2公里。这里既可以凭栏眺望滚滚长江,又能回头欣赏城市风光,是芜湖市民日常休闲的好去处。然而,五年前这里还是让人敬而远之的脏乱聚集地。

芜湖市十里江湾治理前后对比图。 图片来源:芜湖市生态环境局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长达10.4公里的江湾上密布着190多个非法码头、300多家船舶交易中介机构,数千名从业人员在岸边种菜,修船造船,多家修造船厂生产过程中产生废水直排入江,不仅严重影响周边居民正常生活,更是威胁到芜湖市饮用水安全。

为解决这一问题,芜湖市生态环境局结合排污口整治工作,对芜湖四水厂饮用水水源地一、二级保护区范围进行清理、规整,共拆除各类违建房屋1000多平方米,乱搭建170处、非法修造船点17家、土地庙6座、清表30000多平方米。

此外,芜湖市对江湾进行生态修复,建设十里江湾人民公园,昔日的脏乱差的修造船点变为展现芜湖长江文化的生态长廊,有效地保障了饮用水水源地安全。

十里江湾只是芜湖市开展生态修复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芜湖市在“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理念的指引下,通过整治“两垾”黑臭水体、无为大堤白玉池段等项目,打出造“为国护江、为民治江、为城建江,还江于民、还岸于民、还景于民”的生态文明芜湖样板。

“入河排污口是污染物进入河流的最后一道闸口,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不仅关系到水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成效,还关系到水环境质量和生态环境安全。” 芜湖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潘怀中表示。“我们始终坚持系统治理,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共同发力,将‘污水来源—排污通道—排污口—受纳水体’视为一个整体,统筹规划、多措并举,开启‘排口整治+环境修复’模式,实现‘三水共治’。”(中环报见习记者任靖)

原标题:“排口治理+生态修复”,芜湖打造美丽长江岸线

来源:中国环境APP



安徽环境新闻网相关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