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东部新中心位于安徽省合肥市东部,规划面积34.1平方公里,涉及瑶海区、包河区、肥东县,核心区以瑶海传统老工业区为主。作为合肥工业的发源地,瑶海区曾以钢铁、纺织、化工、机电等产业为支柱,为全市乃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在近60年的工业生产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土壤和地下水污染。
据瑶海区生态环境分局局长吴承建介绍,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必须对污染的土壤及地下水进行治理修复后,方可转化为建设用地,因此探究污染土壤治理工作,对加快推进瑶海转型发展及合肥东部新中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在合肥东部新中心瑶海片区17.7平方公里规划范围内,从东向西分布着马(合)钢、中盐红四方、原老合钢等原老工业生产企业,工业遗留土地约5200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要求,土壤污染地块必须经过风险评估、修复或管控、效果评估,达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报告确定的风险管控、修复目标,才能开工建设与风险管控、修复无关的项目。因此土壤污染制约着合肥东部新中心核心区的建设,提升片区生态环境质量,推进老工业基地绿色转型发展,确保区域人居环境安全,尽快完成东部新中心污染地块的修复治理和管控工作,就成为合肥东部新中心发展面临的十分迫切的重大课题。
合肥东部新中心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发展部部长江国昰介绍,东部中心土壤修复是块硬骨头,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污染地块体量大、污染程度重。东部新中心的修复工程体量巨大,原马合钢地块需要修复土壤1303118.08m3,地下水21.8万m3;氯碱化工地块需要修复土壤51.85万m3,地下水16.17万m3,参考《土壤环境质量_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和《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技术导则》,部分地块土壤污染较严重。从污染物种类来看,以与原企业生产活动具有较高关联性的苯系物、多环芳烃和重金属(如砷、铅、镉、镍、汞、锌等)为主,从污染物分布特征来看,主要位于粘土层以上的杂填层中(约地下5米),少部分点位污染深度达到粘土层(最深达地下21米);地下水中上层滞水及局部区域承压水部分污染物指标不能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IV类要求。以马合钢地块为例,土壤存在较严重污染,部分区域还存在地下水污染,污染物主要位于粘土层以上的杂填层中,少部分点位污染深度达到粘土层。
二是修复工艺难度高、资金需求大。污染地块的修复工艺需要根据场地的目标污染物类型、浓度、土壤质地、污染分布、地块水文地质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根据相关修复技术方案,组合应用原位热脱附、异位热脱附、水泥窑协同处置、化学氧化、常温热解析、淋洗、阻隔工程以及地下水抽出处理等多种修复技术组合。由于施工工艺复杂,且周边环境敏感度高,故在有限的工期内完成施工,对修复技术要求较高,施工组织难度较大。
根据东部新中心部分片区土壤污染治理项目概算规划,东部新中心部分片区土壤污染治理工程量大、修复治理时间长、所需资金较大。2021年第一批次【马(合)钢MHD01(地铁6号线站点)、MHD02东南及铁路专用线、MHD03(西北)、氯碱化工LJD03(东二)、氯碱化工LJD04(东三)】5个地块项目造价5.55亿元,占安徽省2021年土壤污染治理项目总投资额的71%。
2022年启动第二批次修复工作,【马(合)钢中部A、B、C地块3个地块完成招标,项目造价11.1亿元,占安徽省2022年土壤污染治理项目总投资额的78%。氯碱化工东一A、B于2023年3月完成招标,项目造价为5.2亿元。片区整体治理金额规模将成为全国场地修复的热点区域之一。
三是修复治理预期好、社会收益高。建设合肥东部新中心,是合肥市委、市政府系统谋划东部城区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瑶海作为合肥东部新中心的主战场,坚定不移把合肥东部新中心建设当成头等大事,对标国际国内新区建设典范,举全区之力在规划建设、产业布局、生态治理上持续攻坚,加快展现东部新中心新形象,力争在“一核四心”建设率先突破。污染土壤修复治理工作虽然任务重、难度高,但随着修复治理的持续推进,将陆续提供超5000亩主城区核心地带建设用地,这是主城区最宝贵发展空间。同时,污染地块上的工业遗产是瑶海区特有的资源禀赋,在东西走向约五公里工业遗址上,规划打造十里工业长廊,是瑶海发展文旅产业的重要依托。过去几年,瑶海充分发掘工业遗产和文化资源,长江180艺术街区、徽商二号门·幸福街里、车桥新界、文一时埠里、中国服装原创设计基地这“五朵金花”的渐次绽放,有了一定基础,随着污染地块修复出库和十里工业长廊的建设,瑶海正逐步向消费、文化、旅游一体的现代化时尚城区过渡。
坚持党建引领,带动修复治理稳步推进。
合肥东部新中心土壤修复坚持把党建引领落实到工作的方方面面,把临时党支部设立在治理工作一线,共设立5个党支部,切实以党建工作的精准发力推动项目建设的落地见效。一是发挥党组织的“红色引擎”作用,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生产”思路,引导、动员、整合各方力量,激发临时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向心力。例如,在党的二十大召开前夕,吹响“大干一百天、喜迎二十大”的号角,各项工作做到了连续、持续和有序,马(合)钢B项目仅用三个多月时间,完成总马钢工程量的35%。二是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一个支部一座堡垒,一个党员一面旗帜”,广大党员、干部在工作中各司其职,集中精力、心无旁骛把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环节都做到位。例如,各党支部纷纷开展“创岗建区”等活动,成立“党员示范岗”“党员安全生产责任区”,明确党员责任范围和目标,马(合)钢C项目组织开展“党员攻坚突击队”,形成岗区互动,发动全员参与,助力项目攻坚克难。三是贯彻“党建+安全生产”,开展“党员身边无事故”专项活动,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安全生产中的战斗堡垒作用,激励广大党员争当安全卫士、护网先锋。所有项目均无安全生产事件。
坚持系统观念,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一是高位推动,加强顶层设计。省、市主要领导和省生态环境厅高度重视污染土壤修复治理工作,多次围绕相关工作莅临项目现场调研指导,为土壤污染修复治理统一思想、明确任务、落实责任提出了具体要求、提供了强力支撑。瑶海区委、区政府将土壤污染治理纳入全区重点工作,将三大污染地块治理列入区生态环境治理重点工程“十四五”规划。区委、区政府、合肥东部新中心建设管理办公室统筹协调,大幅提升了污染地块土壤污染修复和开发建设的推动进程,三大片区污染地块的土壤和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估、治理修复与再开发利用全过程在东管办的统一管理下有序开展。
二是规划先行,科学绘制蓝图。瑶海区委和合肥东部新中心建设管理办公室高度重视土壤污染修复治理的规划工作,先后赴上海、南京等地实地考察调研,学习先发地区成功的土壤污染治理经验,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开展专业讲座,加强专业知识和项目管理经验学习,积极接洽国内外领先治理修复企业与先进技术,调研世界领先的土壤修复工程案例,为启动的大规模治理修复和风险管控提供借鉴参考。引入行业顶尖院所作为土壤污染治理技术咨询单位,抽调国内权威专家组成工作组,实地踏勘片区企业,结合片区项目建设时序,科学编制了《合肥东部新中心瑶海片区工业污染地块风险管控与治理修复五年实施计划》,制定了“摸清底数,明确责任、源头预防,风险管控、突出重点、分类实施”的修复规划,结合地块不同规划类型分区划块风险管控和修复治理要求和开发时序,将污染地块科学分区,按照时间、空间和污染类型,明确不同片区的污染修复与再开发目标及实施路径。
三是数字赋能,精准开展治理。引入物化探测和三维建模等科技手段,通过物探探明地下管线,确定了原建筑物地下基础平面分布;用无人机测绘了高精度的三维建模地形数据;为有效治理地下水污染,开展了详细的岩土工程勘察,进一步明确污染范围及方量,全面提升治理的专业化、精细化水平。在摸清了片区污染特征的基础上,探索建设“合肥东部新中心企业用地土壤和地下水环境管理信息化平台”,确保治理工作全过程可视化、可追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数据分析和管理,以进度监控的信息化促进管理的精准化,实现“一张图”可视化、智能化掌握片区内建设用地地块总体情况,为片区内土壤修复工程的精细化管理提供技术支撑,该项创新获得了省市生态环境管理部门的充分认可。
坚持项目为主导,确保污染治理快速推进
按照项目化谋划。落实土壤环境与国土空间管控的衔接,建立污染土壤地块动态地图,统筹对疑似污染地块的场地调查,和部门联动加强对污染地块的监管力度。根据土壤污染和风险状况,合理规划土地用途,尝试构建土壤认证和土壤银行政策体系。对污染土壤实施分类防治,细化修复土壤资源化利用途径要求。以氯碱化工东一地块和保险粉厂地块为案例,探索生态景观价值提升和扩展城市生态空间为导向的“绿色低碳化、生态友好化”管控修复模式,提供绿色可持续、经济可行的土地安全利用开发路径。
实行项目化推进。根据区域土壤质量与修复项目库中项目的成熟程度、复杂程度,结合合肥东部新中心片区规划和建设时序,统筹考虑经济、环境、社会各方面因素,精准施策,合理安排土壤污染治理工作时序,并配合大建设项目的计划编排,将主要修复地块共分为16个项目,分三批次进行招标治理,画好“十四五”期间全面完成区域土壤污染治理工作的时间表、路线图,充分做到“心中有数”,以高标准的科学态度整体推进各污染地块修复治理工作。科学衔接地块修复与后期建设,比如原马钢(合肥)钢铁地块在修复前期分区设计阶段即考虑了与规划中的合肥地铁六号线建设间的衔接,通过与轨道公司前期设计单位多次论证后,确定盾构结构施工与地块内土壤地下水的修复施工并无交叉影响。
参照项目化管理。各片区地块修复工程实施期间,建立“每周监理例会-不定期业主调度会”的管理制度,每周由工程监理、环境监理联合召开项目安全生产与二次污染防治例会,对安全生产和各项环境防治措施落实情况进行通报,对不满足要求的施工行为进行通报处罚,并以会议纪要的方式报建设单位,由建设单位合肥东部新中心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对工程实施进度和质量进行不定期调度,形成调度签报,有效保证了工程实施质量。建立项目施工进度日报制度,由施工单位每天向建设单位上报各片区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治理修复完成量和累积完成率,配合业主进行项目调度,多次成功协调水泥窑协同处置单位进行产能调配,满足项目实施进度安排。同时,引入“第三方安全、质量专项巡查”制度,聘请专业全生命周期咨询团队对片区污染治理工程各参建方开展动态巡视。
坚持效果导向,确保实现预期目标
创新管理体系。在学习总结国内各地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创新土壤污染地块治理工作模式,打造“141+”全国首例特色修复工程施工和管理团队(第一个“1”是环境管家单位:引入部所权威的环境咨询专家团队,在前期方案制定时,全流程把控治理政策和修复工艺;第二个“1”是修复治理项目第三方巡查单位:在全国土壤修复工程中首次引入“第三方质量、安全巡查”专业单位,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优势,全方位把控修复工程施工运行与监督管理,稳步推进修复工程。“4”是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环境监理单位和修复效果评估单位的齐心齐力)。实行清单+闭环式管理,修复过程全面落实修复效果评估过程资料清单、修复质量目标清单;施工节点环节执行“计划、执行、检查、处理”的循环管理;日常管理落实“早上任务布置会+晚上总结纠偏会”;全程采用“例会+专项论证会”的集体决策,解决施工过程难点问题。
强化科技赋能。加大新技术工艺研发与使用,通过与大院、大所、大学开展合作,建立交叉学科联合科研攻关机制,开展“政、产、学、研”协同工作,以修复工程带动科技研发,以科研成果提升修复实践,在实践中对现有的修复工艺、修复设备、施工技法等进行优化创新。加快落实省市委科技成果转化的“三就地”政策,探索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起草新标准、新规范,努力将创新势能转化为发展动能。
做好全面保障。其一,做好资金保障,在财政资金保障的前提下,根据地块特性,积极争取国家资金的支持力度,例如氯碱东一A地块已成功通过中央土壤修复专项资金的评审。其二,做好必要资源保障。因项目体量巨大,需要大量水、电、气、水泥等资源投入。项目建设单位合肥东部新中心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提前与供水、供电、燃气、排水办等单位对接,测算资源使用量。其三,做好舆论监督保障,加强信息公开,将疑似污染场地名单等信息通过网站公示,便于人民群众的污染监督、危害防范和安全利用。加强科学普及和宣传教育,向公众普及土壤污染防治相关知识,加强法律法规政策宣传解读。引导公众参与,鼓励公众对乱排废水、废气,乱倒废渣、污泥等违法行为进行监督。
保障产业发展。在项目建设中,东部新中心和国内行业头部上市国企成立并重点培育了一个合资子公司,填补本地土壤修复环保企业小而弱的现状。市场化运营参与修复项目,2022年1月成立以来,该公司已承接土壤修复类、场地调查类、技术服务类多个项目,承担区域内环境应急处置任务,截至目前合同额约2.18亿元。重点布局高新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先后引入污染场地安全修复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安徽技术分中心、自主开发环境修复智慧管理平台、与省内5家知名院校合作共建研究生(大学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参与多项国家/省部级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并编制《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和修复管控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指南》《建设用地污染地块污染地下水量估算技术指南》《建设用地土壤修复行业造价指引》等标准、指南。有效加强了土壤修补行业部分规范、依据不全的短板。
据合肥东部新中心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恒介绍,截至目前,合肥东部新中心已开展4000余亩土壤修复治理工程,顺利完成近3000亩土地修复及出库工作,切实保障了地铁六号线东部新中心段的开工建设、广德路主干道全线贯通,全面拉开“城市框架”、构建“内通外联”大格局;盘活土地资源,推进了城市工业区域转型的快速发展,让闲置土地再次焕发活力。同时,东部新中心将通过项目实施和管理凝练出可复制、可推广的退役工业地块土壤和地下水修复全流程项目管理和操作工作指南;全流程优化“调查—评估—修复—监测—利用”工作体系,逐步形成具有区域特征的生态环境治理瑶海做法;探索“环境修复+开发建设”绿色可持续治理路径,形成高质量、短工期、低投入的生态修复工程“合肥经验”。
随着土壤污染修复治理工作的持续推进,合肥东部老工业区将以全新的姿态呈现在广大市民眼前,成为全国老工业基地城市更新的新典范、国家级产城融合发展的新标杆、绿色生态发展的新高地,创造合肥东部高品质生活中心、新业态集聚中心。( 中环报记者潘骞 通讯员唐洪全 牛笑尘)
原标题:老工业地块焕发生机!合肥东部新中心精准开展土壤修复
来源:中国环境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