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下午5时30分左右,合肥刘女士在逍遥津公园西门附近拍摄到一群大鸟集群飞翔的画面。因为在市区很少见到这样的场景,她赶紧咨询了专家。经专家们鉴定,这群鸟是正在迁徙中的“国宝”东方白鹳。
据了解,东方白鹳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全球濒危物种,也被誉为“吉祥鸟”。专家又是如何判断它们是东方白鹳的呢?为此,记者采访了安徽省鸟类专家以及安徽大学的古文专家,不仅解答了判断的依据,还讲述了一段藏在“古籍”里的珍稀候鸟的故事。
据鸟类专家表示,合肥处在东方白鹳等珍稀候鸟的迁徙通道上,能够在逍遥津附近发现大量东方白鹳迁徙顺理成章,也再次印证了“迁徙通道”的说法。此外,合肥的环巢湖湿地一共有三条候鸟迁徙路线,一条为水鸟的迁徙路线,水鸟的迁徙路线位于十八联圩-桂花台-派河口-罗大郢一线。
再看刘女士拍摄的视频,虽然离地面很远,但仍然可以看出这些鸟儿体型较大,飞起来的动作翩然起舞,羽毛有白色和黑色相间,那为什么不是“国宝”白鹤呢?专家表示,主要从它们飞行排列的形状来分析的。如果是白鹤,它们是迁徙中通常会排成人字形;而东方白鹳迁徙时,则会形成“鹳井”。
什么是“鹳井”呢?对此,记者咨询了安徽大学古文专家,专家表示“鹳井”是一个专有词汇,早在中国的古籍中就有记载,指的就是“东方白鹳集群旋飞的形状”,就像是一口水井。结合这两点,就可以断定,视频中的鸟儿就是东方白鹳。
安徽大学的古文专家老师还向记者透露,其实早在唐代的《酉阳杂俎yǒu yáng zá zǔ》里就记录有“鹳井”现象。这是一本历史上有名的笔记小说集。此外,曹雪芹《满江红·乌喇lǎ江看雨》中也写到:“鹳井盘空,遮不住,断岸千尺”,描写了其飞行时的壮观景象。
小仙的自然派融媒体工作室
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记者 张梦怡
原标题:合肥上空现大量候鸟迁飞 专家从鸟儿特性和古典文集里细致解读 揭开东方白鹳飞行真相
来源:合肥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