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安徽省生态环境厅通报表扬了2024年度环境应急大练兵表现突出集体和个人,亳州市生态环境局连续第三年被评为表现突出集体,亳州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余利影、蒙城县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吴朗先被评为表现突出个人。
过去一年,亳州市生态环境局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围绕“夯基础,提能力,除风险”总要求,着力推动落实环境应急管理各项工作,严守生态环境安全底线,积极防范化解生态环境风险,坚决守护好安全稳定的生态环境形势。
高位部署 构建应急指挥体系
亳州市生态环境局党组将环境安全作为底线工程,全年召开党组会、专题会12次研判风险形势,安排部署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成立由局主要领导挂帅的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统筹专业技术人员组建市级环境应急处突专班,专司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处置技术支撑。通过与重点企业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签订合作协议等方式,建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队伍,承担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救援任务,全力提升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精准发力 筑牢风险防控屏障
扎实推进环境风险隐患排查,紧盯较大及以上环境风险企业、“一废一库一品一重”、工业园区、核与辐射、饮用水域地等领域区域,全面部署开展环境安全隐患专项排查整治活动。建立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实施"四有"闭环管理(有清单、有措施、有整改、有档案),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效。2024年出动执法人员2600人(次),检查企业1363家次、核与辐射206家次、饮用水源地384个和涉重点环保设备设施企业124家,共发现环境安全隐患问题390个,目前已全部完成整改。
智慧赋能 创新应急响应模式
完成全市涡河、西淝河、茨淮新河等5条重点河流“一河一策一图”环境应急响应方案的编制和环境应急空间与设施的现场识别工作,通过系统梳理河流水系、风险企业、运输路段等关键信息,形成了直观的环境应急指挥图。与企业签订应急物资保障协议,构建"政府储备+企业代储+协议保障"三级应急物资网络。持续深化流域上下游联防联控机制建设,与上下游6市14县签订跨界突发水污染事件联防联控协议,动态更新联络员信息。加强部门协作,与应急管理、公安、交通运输、等部门签订应急联动工作机制的协议,健全应急协同联动。
平战结合 锻造快速处突能力
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工作手册》,梳理市县级应急值班值守联络员、应急专家、重点企业应急池、运输单位等信息,不断提升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工作规范化水平和应急资源调配支援能力。在全国两会、汛期等关键时段实行"领导带班+24小时值守",严格落实重要敏感时段突发环境事件“零报告”。在茨淮新河开展"无脚本"演练机制,突发事件平均响应时间缩短至30分钟以内,全年保持不发生较大以上突发环境事件。
原标题:喜报!亳州市生态环境局连续三年荣膺省级环境应急大练兵表现突出集体称号
来源:亳州市生态环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