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安徽商报、元新闻记者从安徽祁门县获悉,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象鼻兰目前已在当地移植成功。移植植株全部成活并绽放出紫色花串,标志着这一濒危物种保护取得关键突破。
去年6月,祁门县林业部门工作人员在野外考察时,在该县古溪乡黄龙村发现了象鼻兰野生种群3000多株,这也是我国罕见的大量象鼻兰野生群落。“象鼻兰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兰科植物,因其蕊柱细长带有钩头、形似卷曲的大象鼻子而得名。截至2022年,全国野生象鼻兰种群数量约7000株。”祁门县野生动植物保护站工程师丁玉霞介绍道。
据了解,象鼻兰对生长环境极为挑剔,3000余株野生种群原本仅集中附生在一棵国槐树上。随着环境变化等因素,其生存面临巨大挑战。技术人员创新采用“近地移植法”,在周边精心挑选与原生境相似的树木作为新宿主,最大程度模拟了象鼻兰原本的生长环境。“我们采取裸根移栽,有利于其根系的落脚、插入和息定;带原附生树皮移栽,直接满足植物所需的共生菌,省去重新培育阶段;带树段整体移栽,保证了象鼻兰的原位生境条件。”祁门县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站站长陈彬龙说,“精准移植+科技养护”模式,既保留了原生境特点,又为种群扩张创造了条件,更为其他珍稀附生植物保护提供了新思路。“这次象鼻兰的成功移植,为黄山市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的抢救保护提供了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未来,我们将深入探寻、展示祁门县野生植物资源,以‘稀’为贵,点‘花’成金,带动森林旅游等产业发展,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 (安徽商报 元新闻记者 周梅 通讯员 胡玮 罗俊 刘军权 文/摄)
原标题:野生象鼻兰在祁门移植成功
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 全国仅约7000株
来源:安徽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