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然中学习
大羊带孩子们夜间观察
青年寄语
陶行知先生曾说:生活即教育。教育这件事,并非只能发生在校园里,并非只能依托于课本,更多教育的场景是在我们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之中,然而我们现在太多人会将教育等价于上学。实践生活中的教育,大自然就是一个绝佳的场所和素材。做自然教育,不仅仅是为了保护自然,同时也是在这个过程中保护孩子的创造力和对世界的好奇心,以及学会如何学习。好的自然教育,能够让孩子成为一个自由且独立的人,一个对社会和地球有责任感的人。
胡文珏 文/图
我是闻啼鸟自然教育工作室的大羊,从“自然缺失症”到自然依赖者,这是我成长的故事,也带着我无尽的思考。
我来自安徽合肥,小时候在国企大院生活,虽不是什么大城市,但大院里也应有尽有。不仅有澡堂、小卖部,甚至还有医院,所以我几乎不用出院子,就可以获得所有生活所需。再加上家里管得严,我便彻底没有了出院子的机会,所以即便院外就是乡村,就是荒野,我也很少能到大自然里玩耍。
翻看过往的照片,偶尔也有一些我与梅花鹿、马等动物的合影,但我并不喜欢动物,我几乎没有自然经验,我怕脏、恐高,也怕自然,小时候的我是一个典型的有“自然缺失症”的孩子。
上高中之后,我开始承受很多学业压力,成绩也有所下滑。我变得焦虑、困惑,我常常想:我为什么要学习这些?除了分数,难道没有其他东西能够证明我的价值?
高二那年的一天,我跟家人在公园里散步,看到公园湖边的柳条上星星点点冒出了一些绿色。我想:这些不会就是柳芽吧?
于是我跑到柳树旁凑近观察,果然是一个个嫩绿的柳芽从柳条上发了出来。我愣了一下,随即意识到,这是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它将开始它全新的历程。我再看一看柳树的周围,枯黄的草地上也冒出了一些绿色,我内心充满惊喜:原来这就是春天到了!
为什么我会对这样一个瞬间印象如此深刻?因为那是我17年来第一次用心留意到春天的脚步,也是第一次留意到四季的变化。
高考之后,我开始花费更多时间探索这个世界及大自然,我拿着自己的小卡片机,记录大学校园里的一些自然界小瞬间,比如记录绿绿的草坪上冒出的一只小蘑菇。蘑菇很小,生命周期也短,可它就是这么充满生机地生长着,让人心情愉悦。
大四时我学会了观鸟,那些曾经以为离我很遥远的白鹭,原来在学校湖中央的小船上就可以欣赏。夏日的晚上,我循着蛙声寻找一些小生命,偷偷瞧着饰纹姬蛙鼓着气囊寻找它的伴侣。
学会了自然观察的我,更加感觉大自然是如此美好。我又想:为什么之前从来没有人告诉我,也没有人教我该如何认识自然呢?我又该怎样把这份美好传递给别人呢?
凭着这份思考,毕业之后我选择了跟大自然相关的工作。我大部分的时间都是拿着望远镜和相机去发现、记录自然中有意思的画面。当然我也会带着跟我学习与观察自然的孩子们,无论是带他们了解植物,还是观鸟,还是夜间的探索,我都致力于把自然的美好传递给他们。
我特别喜欢爬树,喜欢跟大树在一起或者光着脚接触大地的感觉。这让我感觉充满力量,特别有安全感。我从那个不敢进入大自然、嫌泥巴脏、且恐高的一个“自然缺失症”孩子,变成了在大自然中很享受、很舒服的“自然依赖症”者。
喜欢爬树的不只我一个,还有一个名叫乐乐的孩子。乐乐不仅喜欢爬树,还喜欢坐在泥土上,拿着相机记录有意思的自然画面。闻啼鸟创立之初,他曾给我投过一次稿,叫作《我想设立自然节》,我觉得写的特别有意思:
“我觉得设立自然节很好,可以让人亲近大自然。在这一天里,大家要到大自然里去玩、去看、去摸、去跑、去跳,去野外、去草原、去树林、去山间。到树林的时候可以看鸟、看虫、看花、看草;到了草原可以奔跑、打滚、做好玩的游戏。大风吹,捉人跑……到了山间,有水声、有鸟鸣、有猴叫。可以用手摸植物、摸山石、摸可以摸的一切。到了夜晚,大家不可以用手电,不可以用手机的灯,要到一个安静的地方,空气好的地方,抬头看星星,听虫叫。由于人们总是在家看电视、看电脑,导致近视的人越来越多,所以我要设立自然节,让人们远离电子产品,保持自己身心健康。”
这是乐乐三年级时写的一篇作文。乐乐不仅语言表达很好,他还特别喜欢音乐、手工和美术,他不仅给小动物写歌,还画了很多自然主题的画送给我。
乐乐之所以能够在大自然里这么自在,得益于妈妈的支持。乐乐妈妈在他很小的时候就鼓励并陪着他一起走进大自然,“乐乐在参加独立营活动时给我带来太多的惊喜和感动。论胆识,论勇气,论同理心,这孩子都让我骄傲。”
当其他小朋友打扰小动物太多时,乐乐会提醒大家照顾小动物的感受;夜观时乐乐知道的动物最多,却从不高调炫耀,主动与其他小伙伴分享;小伙伴不开心时,乐乐会表演搞怪的表情,逗伙伴开心。
但乐乐在学校的成绩其实并不好,老师经常找家长谈话,乐乐爸爸对此很担忧,甚至怕乐乐考不上高中。
回看我自己的成长经历以及乐乐现在的困境,我觉得:我们当前对孩子的评价系统是不是太单一了?即使成绩不好,我们谁又能保证他今后不会成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或者一位伟大的生物学家、一位著名的探险者呢?即便不能成为生物学家或探险者,我也相信乐乐一定可以成为一个幸福的人,因为他学会了在大自然中获取能量。
大自然是包容的,没有绝对的好与坏。每个生命都各有其精彩,但又相互关联,正是复杂的协作系统,造就了现在精彩的大自然。我们的社会也同样如此,回看历史,当社会处于比较包容开放的状态时,百家争鸣的年代,社会更有活力,也发展得更快。再想想我们的教育,也同样是这个道理。
我相信我们追求的自然教育是一个会理解世界多样的教育,我们也会在自然中获得勇气,学会包容,并找到那个真正的自己。
人物简介
胡文珏 30岁
自然名:大羊
闻啼鸟自然教育工作室创始人,闻啼鸟专职自然导师。NOLS(户外领导力学校)认证LNT(无痕山林)高阶讲师。安徽首位WWF(世界自然基金会)环境教育注册讲师。
曾在环保组织工作,负责公众环境教育和河流生态保育,长期关注环境保护、自然教育和儿童教育等社会议题。
常带孩子和亲子家庭游学于乡村和山野,乐于发现并传递身边被人忽略的美好。致力于让孩子了解真实的大自然,培养人们热爱自然、尊重自然的理念。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2021年4月29日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