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里,有一种品相特别的植物开花了,那就是荷花。
喜欢荷,完全是出自我的审美情趣。
从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里,我寄情于荷花。我以为,它不仅仅是“出淤泥而不染”那般的洁净清纯,更是蕴含着中国人某种审美的理念。朱自清对月下荷花诗情画意的描绘,用强弱、高低、节奏、旋律等有规律的变化来表现荷花与月色,宛如写意画,简淡空灵,达到了人和自然的融合,美和善的统一。
朱自清移情于形,以音乐、舞蹈拟景,绘情。袅娜的花舞,光影和谐的音乐旋律,把如画的心中荷塘推向极致。中国的琴曲,大都以山光、云影、松竹、林泉以及世外渔樵为题材。文中把塘中月色比拟成“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实在是恰切不过。
《荷塘月色》的成功,在于文章准确地体现出了中国人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品质,这些基因和品质,是千百年来凝聚在中国人灵魂深处的东西。因之,我们阅读的时候,能够引发共鸣。
朱自清应该感恩那片荷塘,以及荷塘的主人荷花。
七岁前,我在古长安沣河边的秦渡镇度过童年。老屋的门前有片荷塘,被一些弯腰的柳树围着。立夏的节气里,我喜欢睡懒觉。母亲喊着我的小名,说荷的角都出来了,你还睡的什么觉?我一骨碌起身,连鞋子也顾不上穿奔到荷塘边。我看见,水塘中片片新绿托举起圆润的尖角,寂静的水面只有微风吹拂的阵阵涟漪。
很喜欢南宋词人杨万里。他的《小池》写得简直妙极了:“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一道细流缓缓从泉眼中流出,没有一点声音;池畔的绿树在斜阳的映照下,将树荫投入水中,明暗斑驳,清晰可见。一切都是那样的细,那样的柔,那样富有情意地展示着明媚的初夏风光。一个泉眼、一道细流、一池树荫、几枝小小的荷叶、一只小小的蜻蜓,构成一幅生动的小池风物图,表现了大自然的万物亲密和谐。
小荷才露尖尖角。这是诗眼,其他的景物皆是陪衬。泉也罢,树也罢,蜻蜓也罢,如果缺少了这“尖尖角”,那也只能是平常不过的物象。
荷花绽放之前的尖尖角,不同于任何植物的物象。哪点不同,也说不清,总感觉有水的幽灵,嫩绿得没有一丝污染,滋润人的眼目。好多次,在荷还未露角的时候,我守在它的身旁,想看见它蹦出来的那个瞬间,然而总是难以遂心。荷尖蹦出,仿佛禅意的流淌,不会让人捕捉到。
不经意间的荷尖,像我少年稚嫩的心思。蜻蜓不知从何处飘来,在荷尖上盘旋。荷尖和蜻蜓,诗人杨万里发现了夏日里大自然最惬意的组合。其情其态,照应着中国传统文化里的玄机。
不知不觉中,荷的尖角渐渐舒展,如破角的铜钱,过了几天又如薄饼平铺在水面上,为一块碧玉镶上一个个圆纹。再过几天,荷茎离开水面长高了,叶子也变宽了,高低错落的荷叶掩蔽了水面。这一切,又是不经意间完成的。
风吹荷塘,很有趣味。少年的夏日,我在荷塘边傻坐。我看见了什么呢?风的手掌轻轻拂过,雨就来了,荷叶如片片绸缎抖动,又似道道绿色的电波。我清晰地听见了雨打荷叶的声音,沙沙地响,宛如蚕食桑叶的那种声。人过中年,忽然悟出仿佛心灵里曾经闪现过的声音。岂止风吹荷叶声有种禅意,雨水滴落在荷叶上的那种颤抖,也摇曳着我的心。叶面上聚拢的雨滴,一颗颗、一珠珠,宛如玉盘。珠子滚落水里,犹如白居易所言:大珠小珠落玉盘。
工作以后进了小城,夏日的傍晚不经意间走向城西的涝河,荷塘片片新绿,托举起圆润的尖角,将我的心扉打开。片片荷叶如绿色的伞盖,如美人的团扇,便想到清初画家石涛的诗句:“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相到薰风四五月,也能遮却没人腰。”风起处,荷叶婀娜婆娑,似乎要给身下的水,给身边的景,营造出清凉舒适的环境。
中年的夏日里,如果有足够的闲暇,我会去终南山下的金峰寺,不仅是因为寺内适宜心境的气氛,还在于寺门外池塘里灿烂的荷花和鲜嫩的荷角,我正在那儿读书、思考,忽然,隋朝诗人杜公瞻写荷的句子忽然跳进脑海:“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读过不少文人墨客写荷的诗句,唯有这两句,却烙印在了记忆里。作者不仅在写荷,还在照应着赏荷人的心境。
放下书本,蹲守水边,思绪随着水波荡漾,恍惚中自己幻化为一枚荷尖、一朵荷花。
去过苏州无数次,每一次都是匆忙。苏州的刺绣、园林、流水,那玲珑的女子,那委婉的弹唱,都让我这个北方汉子梦牵魂绕。可是没有充分驻足的理由,只能走马观花。直到2010年7月,因为陪母亲在苏州治病,这才有机会在苏州住了些日子。城里已经没有了游览的兴致,于是在表妹的引荐下去了黄桥。表妹读过我的许多文章,知道我的喜好。晚饭时,她诡秘地笑着说,晚上带你去个更好的地方。饭毕,她带我去了黄桥荷塘月色湿地公园。
好大一片湿地,在夜灯的映照下晶莹如玉。“千亩荷塘飘雅韵,万双彩蝶醉花丛。”想不起是谁的诗句,为黄桥的湿地公园做了最恰当的描述。江南、水乡、黄桥、荷香、蝶醉,这特有的清丽意境,浓缩在这两句诗中。一大片绿铺天盖地,漫延无际,倒映水中,层层叠叠,似琼台楼阁。表妹告诉我,春秋时期,这儿是楚相春申君黄歇的封地,在这片湿地引种了楚地莲藕。后越国大夫范蠡弃官隐迹在此,凿河泄洪,围荡养鱼。现在这里的荷花品种有100多个呢。我笑着说那就是荷花的王国了。
有月升起,远近的荷花沉浸在月色里。起初,月色不是很明亮,荷塘呈现出一种朦胧的美,荷花仿佛承着天落的水,在清风的吹拂下忽左忽右摇晃,大大小小的水团也跟着摇晃。这很对我的心思,摇曳的心随着月光的蔓延泛起波澜。忽然,想起了几句歌词:剪一段时光缓缓流淌, 流进月色里微微荡漾,弹一首小荷淡淡的香,美丽的琴音就落在我身旁……
蹲下身子,我伸出手臂,抚摸着荷花。我知道,它不久就会结果的,果心处就是莲子。“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这是朱自清文里引用的《西洲曲》中的两句。人、物、景、情都在里边了,多么好的句子啊,多么好的画面啊。突然,我冒出一个念头,如果能变成一条小鱼,潜入荷叶下的水中,与荷花、月光一起守候在黄桥,守望这片古老的湿地,那该是何等惬意。
这个夏夜,黄桥的荷塘给了我坚守内心世界的一种信念。一份笃定的馥郁柔芳,缓缓地,在我的身心蔓延。我确信,它就是我苦苦以求的禅意。
荷,这夏日草木的精灵,成为我心灵里独有的风景。一到夏天,我就想起荷,恨不能陶醉在荷塘边,让荷的灵气渗透进我夏天里的身体和思想。
在我的意念里,荷的境界,那是禅的气象,凡人不易抵达。
夏日赏荷,可以倾情于温馨,可以痴迷于清纯,可以陶醉于禅意。(赵丰)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