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夏天,江淮之间有别于往年,梅雨季节没有雨,气温超出常年,入伏了,我们对雨的期盼就更加眷恋。既然天气一时无雨,何以解热?唯有写一篇“雨”的文章来纾解高温。
夏天的雨要看天上的云,有云才有雨,而且不是普惠的,“东边日出,西边雨”是常态。前几天的一个夜晚,我们刚吃过晚饭,就在热得急不可耐的时候,远处传来闷雷的声音,紧接着狂风暴雨即扫荡了我居住的县城,持续了十多分钟,雨量达到30毫米,太久违了。雨落清欢,当下即为圆满。若问,何为夏日之清欢?答曰:倚窗听雨,夏趣连连。
那天晚上县城的人们睡了个好觉。那晚,我睡得很沉,带着梦境,念念不舍,一觉醒来已是清晨。我还沉浸在昨夜的雷雨中。我想,清晨抑或是午后,一阵接一阵凉风再骤起,让淅淅沥沥的雨,有意或无意地散落在青瓦屋檐上,敲击出独属于夏天的节奏。若是深吸一口泥土中散发出来的甜润味道,只一瞬,所有思绪都会被拉回到那个记忆中背诵着唐诗宋词的夏天,那或疾或徐的夏雨,正从千百年前诗人的笔下,慢慢浸润到今天,晕开了笔墨,也滴落在人们的心田。
夏天的雨,滂沱过后是微雨,此时,便是难得的温柔。翠绿的槐柳之间,虫鸟啁啾,夏蝉低语。窗外有雨,侧耳倾听,那便静心纳凉。面对此情此景,忽然想到周邦彦笔下的《鹤冲天》:梅雨霁,暑风和,高柳乱蝉多。小园台榭远池波,鱼戏动新荷。薄纱厨,轻羽扇,枕冷簟凉深院。
今夏梅雨季节晴多雨稀,好不习惯,不妨让我们洞进时空,品一品以前的雨。南宋诗人赵师秀《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梅子黄时,潇潇雨,烟雨连绵,江南夏。时阴时晴的天气,最适合品茶下棋闲话。只可惜,友人未至,梅雨先来,只得静坐灯前,独享清欢。
夏雨,是秋季农作物丰收的希望。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当明月升起,惊飞了栖息枝头的喜鹊,当清风徐徐,吹来了远方的蝉鸣,鸟啼蛙声,蝉鸣犬吠,这是乡村夏夜独有的风景,也是芸芸众生,最憧憬的幸福。一场雨,便是一场丰收。每一场恰逢其时的雨,都承载着无数的希望与向往。
夏日,大地处处绿意盎然。通常,夏雨使池塘河流翻滚波浪。但在夏雨过后,转瞬山河便是秋。今年夏日少雨,夏日可能格外漫长。夏日虽长,但终有尽时,随着三伏天的渐行渐远,酷暑终会变成初秋的清凉。一年中,春夏秋冬,自有规律。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各花各有各花香,四时各自有美好,就像大地上的草木,春萌夏艳,秋黄冬枯,这一切,在于规律,在于自然。而我们要做的,仅仅是放下心中的累赘,静心享受,求一个称心如意,便是满足!
今夏,烈日炎炎,我们常常整天困于空调房,忽然想起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暮热游荷池上》:“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我们何不在傍晚走出室内,来到荷塘边,一起赏荷听风,愿丝丝凉风和“心”雨,落入你的良辰吉时。
雨,是今夏的奢侈品。期待恰逢其时的夏雨,我好静听雨落,静修禅心,滴滴都是意趣,仿佛“石塌看云坐,溪窗听雨眠” 。(杨文保)
原标题:雨,今夏的奢侈品
来源:江淮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