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网讯 龙湖集贸市场是淮南较大也是较早的一家室内菜市场,这里不仅承载着附近居民的“菜篮子”,还是部分菜贩的中转站,这里每天上半夜就会传来吆喝声,一直到下午依然人流不断。因为需求量大,市场的环境问题也成为市民反映的焦点。龙湖集贸市场最近的两次周边环境改造分别在2018年和2020年,改造后的市场确实有所变化,起到了一些效果,可市场内外存在的货物乱放、车辆乱停、垃圾乱扔、污水横流等现象依然存在。6月20日上午,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来到龙湖集贸市场,直击这里的不文明乱象。
不文明现象一:早市绵延一公里 垃圾乱扔
当天上午6时50分许,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来到龙湖集贸市场东门附近的人民北路上,还未到东门,就听到有喇叭声传来:“收了,收了,到点了!影响交通!”然后看到市容管理人员正在逐一劝导摊贩尽快收拾摊点上的菜,而一旁的环卫人员则对已经清理出来的空地上的垃圾进行清扫。在现场,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看到,这条道路的非机动车道被摊贩占据,一直摆到公园东门口,主要贩卖蔬菜、鱼类等。无论是在地上铺个大编织袋摆上菜或是直接在三轮车上兜售,他们周围的地上无一例外都是不要的垃圾,如毛豆壳、玉米皮、洋葱皮等。除了这些垃圾,售卖水产的摊点更是一言难尽,鱼或其他水产被当场宰杀后,混着鱼鳞的血水直接在马路上流淌,顺着马路边漫延到很远的地方,散发着腥味。据正在清扫垃圾的环卫工人称,这些室外摊点大概存在2年多时间了,每天早晨4点多钟开始摆摊,直到7点多钟才能结束,而且是在管理人员的持续劝导下才离开。摊贩离开后,环卫工人要把地上的垃圾清理掉,每天都要清运10多桶菜叶等垃圾。特别是卖鱼留的垃圾,因为腥味大,天气一热,特别难闻,他们要专门用清水冲刷。
不文明现象二:室内外车辆乱停 影响交通
经过改造后的龙湖集贸市场,门口的周边环境明显比以前要好,地面重新整修后平坦宽阔了些,摊位进行了规整,摊位前也干净了许多。但在集贸市场东门口,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依然看到摊贩或是采购者的三轮车随意停放,有的是直接停在路中央,有的则是几辆三轮车停放在一起,勉强留有一人通行的空隙。虽然集贸市场门口贴有“禁止一切车辆入内”的提示牌,可并没有起到任何作用,骑着电动车进出的市民比比皆是,采购的三轮车也是一辆接一辆。
上午7时15分,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走入龙湖集贸市场室内,各种电动车、自行车、三轮车随处可见。室内不少店铺用三轮车运送货物,三轮车就停在店门口,一旦多辆车聚集到这里,马上就会拥堵。而一些采购的三轮车、电动车更是随意乱停,有时甚至堵得连行人都无法通行。
不文明现象三:室内货物乱放 熟食直接用手
众所周知,龙湖集贸市场也是一座批发市场,市场里的批发商为了向菜贩、饭店供应,会大量购进菜品,这就造成菜品太多,摊点地方不够,于是许多成包成包的蔬菜直接放在了摊点的地上,无形间占用了公共通道,给来往市民增添了不便。上午7时20分,在一个蔬菜区,两边的摊主都进了大量的蔬菜,因为摊位摆不下,这些蔬菜成包地放在了地上。这时有市民推着平板车正在此处选购菜品,地上成堆的菜品、两个平板车直接把这条道堵个严严实实。一位骑着三轮车的师傅明显是想从此处穿过去,可因为被堵在一旁等了两三分钟,嘴里嘀咕着怎么堵成这样,怎么还没搞好。而摊主和市民只是抬头看了一眼,并没有觉得自己的行为有问题,继续干着手里的活。这位骑着三轮车的师傅只得绕到另一条路上前往自己要去的地方。
就在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抓拍不文明现象时,无意间发现熟食区的两位摊主正在把袋子里的脆皮鸡、卤菜等熟食拿出来摆在摊位的盘子里。最让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意想不到的是,两位摊主在拿熟食时竟然都没有戴手套,直接用手拿取、称重。那位男摊主把一大袋脆皮鸡取出后,又到另一处拎了一袋出来,而在整个转换过程中,他的双手在没有任何保护和清洗的情况下先后接触了食物、塑料袋外部、塑料袋内部,然后又拿取食物。另一个女摊主在给脆皮鸡称重时可能是重量不够,直接用手挑选了一个合适的鸡爪放到秤上,然后她又打开塑料袋拿出即将出售的脆皮鸡,整个过程同样没有戴手套或做清洁工作。
不文明现象四:室内污水横流 活物乱放
上午7时40分,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来到集贸市场的水产区,因为活鱼、海鲜等除了放在水中就是需要大量冰块保鲜,这就使这个地方到处都是水。不少市民路过此处时都会小心翼翼,担心滑倒,而一些骑电动车或三轮车的市民路过此处则不仅容易溅起脏水,而且把脏水带往市场别的地方。还有个别摊主为了图自己方便,直接把死鱼放在地上,显得特别扎眼。
在市场内南北两边卖活禽的区域,有个别摊主把活禽直接放在店外,粪便、羽毛等散落在地上,不仅有异味,而且来往的市民很容易踩到。(记者 王玲 张明星)
来源: 淮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