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环境新闻网 » 产业 » 正文 »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 | 阜阳:逐“光”前行,打通产业“内循环”

大皖新闻讯  阜阳市抢抓“双碳”战略机遇,把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作为十大特色产业之首,提前布局新能源产业,坚持用市场的逻辑谋事、资本的力量干事,积极引进上下游龙头企业和重大项目,构建新能源装备制造、清洁发电、储能、场景应用等一体联动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2月14日,“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集中采访团来到阜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晶体部拉晶车间内,一根根单晶棒经过单晶炉、开方机、磨抛机、切片机等一系列加工设备后,摇身一变为一片片纤薄如纸的大尺寸单晶硅片。阜兴新能源科技生产技术部总监钱虎林告诉记者,作为全国首个大规模生产N+型大尺寸、超高效单晶太阳能硅片项目,该项目总投资82.2亿元,是阜阳市光伏新能源产业“一号工程”。“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可形成年产20GW N+型超高效单晶太阳能硅片的能力,实现年销售收入200亿元,并带动上下游产业链集群集聚。”

在安徽赛拉弗能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人事行政经理卞介龙正在向记者介绍该公司落户阜阳后的投产情况,项目总投资约107亿元,规划组件投资35亿元,年产单玻及双玻光伏组件8GW,电池片准备投资72亿元,年产TOPCON&HJT电池片18GW。“目前光伏组件一期2GW已经投产,二期2GW计划于2023年上半年投产。三期4GW预计2025年投产。项目全部达产后,可形成年产值约300亿元,带动就业约3000人。”

太阳能硅片、光伏玻璃等是安徽赛拉弗所需的重要上游材料,同样坐落于颍上县经济开发区的安徽燕龙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就是一家从事新能源光伏组件高透基板材料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同时也是安徽赛拉弗能源有限公司上游企业之一。

安徽燕龙基总顾问茆令文告诉记者,作为光伏发电产业链上游企业,安徽燕龙基将在2年内建成日产3850吨光伏压延玻璃项目,预期产值可达到50-60亿元,年利税6个亿,提供3000个就业岗位,形成年产1.83亿平米光伏玻璃生产能力,全部达产后可满足25GW光伏组件生产需求。

阜阳市当前加快能源产业升级、优化能源规划布局、打造新能源装备产业集群,茆令文表示,“阜阳拥有全国少有的税收优惠政策、优质稳定的技工人才资源、丰富的光伏新能源应用场景和“铁公机水”四位一体的区位交通等比较优势,光伏产业完全具备成为支柱型产业的基础和条件,目前企业产销两旺,未来信心十足。”

目前,阜阳光伏产业逐步构建起从太阳能硅片、电池片到光伏玻璃、组件、边框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初步打造了基于“制造+应用”的光伏新能源产业链,初步形成了以阜阳经开区、颍上经开区、阜合产业园区等为代表的产业集群。

大皖新闻记者  孙召军

安徽环境新闻网相关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