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3年起,合肥连续三年针对重点行业企业,开展化学物质环境信息统计调查工作。去年,全市共有484家企业完成统计调查任务。第二轮统计调查工作预计今年4月底完成审核上报。这项工作将为合肥新污染物治理奠定基础。
什么是新污染物?
在广义范围内,可以把新污染物理解为任何合成的或天然存在的化学物质或微生物。它们在环境中通常不被监测或管理,可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这种“隐形的污染”,正在成为污染防治的新目标。
新污染物治理并非易事
目前,国内外广泛关注的新污染物主要包括国际公约管控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内分泌干扰物、抗生素等。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生产和使用是新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合肥市生态环境局固体废物与化学品处处长李盛远介绍,目前最常用的化学物质大概有超过50000种,“原来比较了解的已经形成了监测体系,但是一些非常规的还没有固定具体标准。”
新污染物治理在行动
截至2023年底,合肥市共有9家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涉及使用《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2023年版)》中收录的化学物质,其中有5家已经停止相关生产线或改用其他替代品,另外4家也纳入重点监管单位名录进行环境监管。
下一步,合肥市还将统筹推进新污染物环境风险管理,实施调查评估、分类治理、全过程环境风险管控,建立健全新污染物治理管理机制。持续开展化学物质统计调查,形成全市重点行业企业生产、加工、使用化学物质的数据库,为新污染物治理奠定良好基础。(记者杨文静 姜骏彬)
原标题:注意这些隐形的污染!合肥正在治理
来源:合肥新闻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