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环境新闻 » 产业 » 正文 »

宿州:“黑色”能源 向“绿”而行

近日,记者来到宿州市祁东煤矿瓦斯压裂井作业现场,看见技术人员全神贯注地操作着设备,通过地面压裂系统,将高压液体注入到千米以下的煤层中,使煤层产生裂缝,大大提高了瓦斯的渗透率和抽采效率。科技感十足的新型开采场景,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矿山的认知。

该矿生产技术科副科长罗虎告诉记者,地面压裂水平井瓦斯预抽技术革新了传统抽采技术,实现井下施工钻孔抽采瓦斯向地面预抽为主、井下钻孔抽采为辅的转变。这一创新不仅实现了瓦斯的超前治理,还显著降低了井下钻孔施工的难度和安全风险,为矿井安全运营提供了有力保障,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在祁东煤矿煤层气液化分离作业现场,工作人员正有条不紊地对抽采上来的煤层气进行预处理,将经过处理的煤层气通过低温冷冻或其他液化工艺,使其转化为液态,再经分离获取高纯度的甲烷等清洁能源产品。

“煤层气液化分离技术,不仅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还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祁东煤矿瓦斯办主任曹明为记者算起了“生态经济账”。运用煤层气液化分离技术每年可减排甲烷1400万立方米,折算减排二氧化碳25.4万吨,与我国“双碳”目标高度契合。项目完成后,预计井组产气可达1400万立方米,通过液化技术实现煤层气销售收入约3900万元,经济回报潜力巨大。

作为安徽省内首家且唯一运用撬装式煤层气液化分离技术的企业,皖北煤电集团填补了省内高端能源装备制造领域的空白,有力推动了行业技术进步,促进了上游煤层气资源的采集和下游液化天然气汽车和城市燃气调峰等应用领域的协同发展。

近日,从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传来消息,皖北煤电集团“地面压裂水平井瓦斯预抽与煤层气液化分离技术的清洁能源开发与利用”项目,成功入选2024年度第二批煤炭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项目,并被评为一级项目称号。这标志着该集团在清洁能源开发与利用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记者 何雪峰)

原标题:“黑色”能源 向“绿”而行

来源:安徽日报


安徽环境新闻相关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