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环境新闻 » 要闻 » 正文 »

第47个植树节:植绿江淮 共绘生态新画卷

3月12日是第47个植树节,连日来,从山区到平原、从城市到乡村,安徽各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植树造林活动,共绘生态新画卷。

春风拂新绿,又到植树时。第47个植树节到来之际,在巢湖岸边,400多名志愿者挥锹铲土、扶苗填坑、围堰浇水,共栽植红花紫薇、乌桕近1500棵,今年夏秋之际就会交替开花。

志愿者 汪浩

这些树木不仅承载着我们绿色的梦想,还美化了巢湖岸线,我们要持续做好树木管护工作,让它们茁壮成长。

值此新绿,不负春光。作为林长制改革发源地,目前,安徽全省共有5.2万名林长守护着400多万公顷森林。围绕全面实施的“绿美江淮”行动,今年植树节,在安庆市怀宁县国家储备林项目现场、在宣城、黄山、滁州、淮南、马鞍山等地的国有林场,大家一起行动,为江淮大地增添新绿。

滁州市定远县林长制工作股 负责人 杨树松

每年都要种树130万株以上,建立了管理职责明确的林长制,确保走出一条以“林”谋兴 以“长”统林,以“制”持久的绿色生态发展之路。

宣城市郎溪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 教师 陈露

通过举办今天的植树活动,我们不仅希望青少年能在植树中体会劳动的艰辛与快乐,更在他们幼小的心灵播下爱绿护绿的种子。

植树造林,美化家园。阜阳、亳州、宿州等地把植树造绿与农村环境提升相结合,在乡村路边、荒山上、院落旁,选择适宜生长、美化效果好的树种进行种植。各地还充分发挥特色产业优势,因地制宜种下桑树、油茶树、山核桃树苗,为乡村振兴添动力。

六安市金寨县斑竹园镇 党委副书记 朱道超

鼓励群众利用荒山种桑养蚕,在响应植树造林号召的同时,助力蚕桑产业的发展,带动我们更多的群众增收致富。

潜山市林业局二级主任科员 韩小虎

安排全市45个村栽植油茶、薄壳山核桃等18万株,促进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数据显示,2024年,全省完成人工造林27.2万亩、封山育林111.5万亩,退化林修复72.7万亩,森林抚育203.6万亩。眼下,各地正着眼实际,全力打造林长制改革2.0版,加快建设高颜值高价值高品质高质量绿美江淮。

原标题:第47个植树节:植绿江淮 共绘生态新画卷

来源:安徽新闻联播

安徽环境新闻相关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