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环境新闻 » 产业 » 正文 »

芜湖公共机构领域首个建筑光伏一体化项目投入使用

近日,位于芜湖市政务文化中心E区的“光储充放检”一体化智慧停车场示范工程正式建成使用,该项目不仅是芜湖市公共机构领域首个建筑光伏一体化项目,标志着芜湖市节能降碳技术应用又进入了新阶段,也是安徽省公共机构领域具有标杆意义的绿色能源示范项目。

所谓建筑光伏一体化,简单来说,就是把太阳能发电技术和建筑完美结合。它不像传统的太阳能板只是“附加”在建筑上(BAPV),而是直接成为建筑的一部分,比如屋顶、外墙、窗户等。这样一来,建筑不仅能发电,还能保持美观,甚至比传统建筑更节能。

在市政务文化中心E区“光储充放检”一体化示范停车场项目现场,记者看到,光伏板如莲叶般覆盖在建筑的屋顶上,吸收着阳光的能量,转化为清洁的电力,为建筑注入了绿色的生命力。停车场设置了新能源车、燃油车、电瓶车三大停车区域,车辆停放十分整齐,新能源车停车场内部又分为超充区、快充区和慢充区,采取"分区分流"管理模式,不仅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充电需求。也有效保障了充电安全与场站停车秩序。

别看这个光伏车棚体量不算大,降碳能力却很强。据统计,该项目的光伏车棚共2900㎡,年均可生产清洁电力60万千瓦时,预计每年可节约标煤73.74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62.4吨。按照新能源汽车平均能耗计算,该充电站的充电能力可供新能源汽车行驶约755万公里/年。

项目还配置了400千瓦超充桩2台(5分钟续航200公里)、60千瓦快充桩6台、7千瓦慢充桩20台及330个非机动车充电位,通过"光伏发电-储能调峰-智能充电"的闭环系统,可实现清洁能源100%就地消纳。此外,项目配套建设了1044千瓦时储能电站,可实现电能智能调度,保障绿电持续供应,不断电。

项目施工方鸠兹能源相关负责人表示:建筑光伏一体化不仅仅是一种能源技术,更是一种建筑理念的革新。它将太阳能发电与建筑设计完美结合,既省钱又环保,还能提升建筑的美观度和科技感。

小小的光伏充电站,正是芜湖市建筑领域节能降碳的缩影。近年来,芜湖大力推进建筑光伏一体化应用,引领省域副中心城市城乡建设绿色低碳转型迈向纵深推进。目前,芜湖市共有33个建筑光伏应用项目入选省级建筑光伏应用试点城市示范项目,奖补资金超过400万元。在能源革命的浪潮中,建筑光伏正以其蓬勃的生命力,不仅引领着未来建筑的发展方向,还将推动整个社会向绿色、低碳的方向发展,从而为人们带来一个更为舒适、健康的生活空间。(记者 苏望 丁佳佳)

原标题:芜湖公共机构领域首个建筑光伏一体化项目投入使用

来源:大江晚报

安徽环境新闻相关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