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环境新闻 » 产业 » 正文 »

阜阳市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项目启动招标

近日,2025年度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项目启动招标工作,项目涉及颍州区、颍泉区、颍东区、临泉县、颍上县等多个县区,主要内容包括新建水源井输水管道、改造配水管道、封闭水源井等工程。

据了解,本次综合治理项目中,临泉县将铺设管道总长19.97公里,其中新建水源井输水管道16.2公里,改造县城配水管道3.77公里,并配套建设各类阀井等管道附属设施;颍东区矿区计划铺设管道0.7公里,封闭水源井9眼;颍上县矿区将封闭水源井12眼;临泉县输配水管网工程还将新打水源井15眼,新建井房15座,配套井泵、电气设施15台套。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建筑工程、机电设备采购及安装、输水管线设备采购及安装、水土保持及环境保护工程等。

招标文件显示,项目计划于5月下旬开标,中标单位需在150天内完成施工。

阜阳市地处皖北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导致水资源总量不足,资源性、水质性、工程性缺水问题并存,是典型的缺水城市。加之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大规模开发利用地下水,造成的深层地下水超采问题尚未完全解决。为此,市人大常委会积极开展立法工作,于2016年10月颁布实施我市首部实体性地方性法规《阜阳市地下水保护条例》,为地下水管理保护提供了重要法律依据,有效促进了全市水资源优化配置。近年来,我市通过制定专项工作方案、加强水位控制、完善工程体系、实施水源替换等措施持续推进超采治理。2016年至今,全市万元GDP用水量从123.3立方米降至52.36立方米,降幅达57.53%;地下水供水比例减少18.24%,超采区面积缩小25%;超采区地下水水位连续三年回升。截至2024年底,超采区深层地下水水位累计上升6.47米,浅层地下水水位累计上升3.80米。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阜阳市已陆续建成6处地表水厂,新增供水能力达106万立方米/天。各新建水厂已于2023年12月底相继通水运行,目前阜阳三区、阜南县、颍上县已基本完成水源置换工作。预计到今年12月底,全市八个县(市、区)将完成水源置换任务。 (全媒体记者 储继明 通讯员 刘恋)

来源:颍州晚报

安徽环境新闻相关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