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企业排放的有机废水,变成污水处理厂渴求的“碳源大餐”,一条“协商排水专管”在合肥起双赢之桥。7月3日,记者从合肥市经开区生态环境分局获悉,该区探索出一条食品行业污水治理的新模式,既让企业降低治污成本,又提高了末端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质效,为全市乃至全省有关行业污水治理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7月3日,在经开区一家食品企业的污水处理站旁,多了一条“协商排水专管”,经开区生态环境分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就是他们会同区河长办正在探索的“新模式”,“企业投入大量资金深度处理的有机废水,恰恰是城市污水处理厂求之不得的良好‘碳源’”。工作人员表示,现在企业将污水简单预处理后,就可按照新的协商排放标准排入末端城市污水处理厂,双方都得到了“实惠”,实现了双赢。
“按照传统环保监管要求,企业的污水须经过深度处理后再排入污水处理厂,可那样对于末端‘吃不饱’的污水处理厂而言,既是重复处理也是一种浪费。如今,他们有了这些污水作为‘补充’,污水处理效果大幅提高,实现了治污效果与营商成本一升一降。”
记者了解到,这条新建的污水处理管道,能直接完成了从预处理到污水处理厂的过程。“企业污水处理站有很多个工序(池子),正常是串联一级级最终处理完,现在只需要预处理,那么新建一根管道从预处理的池子连到最终企业的排口,节省了工序和成本。”
目前,经开区在辖区内首批选择7家食品企业作为试点。据估算,每年可帮助企业节省治污成本约410万元。“这也是为企业实实在在地减负了。”为何要选择食品企业进行试点?工作人员表示,食品企业产生的污水对污水处理厂的微生物处理系统“友好”且不含重金属等有毒物质,污水中富含的有机污染物还可以作为污水处理厂的“食物”,提高其处理污水的效率,降低处理成本。
小仙的自然派融媒体工作室
合肥在线-合新闻记者 张梦怡 通讯员 胡月 孙伟
原标题:这里多了一条协商排水专管!合肥创新食品行业污水治理新模式
来源:合肥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