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环境新闻 » 产业 » 正文 »

生态水“变现”流动钱 “石台方案”入选全国用水权改革典型案例

“如今有技改做保障,咱们水电站对做好今年迎峰度夏、防汛抗旱工作就更有底气了!”7月22日上午,石台县六百丈水电站站长唐献忠在巡查完发电机房后,对涡轮机组改造升级以来的运行情况非常满意。

而在两年前,六百丈水电站却面临设备老化、能效低下的问题。由于缺乏有效抵押物,水电站难以通过传统信贷渠道获得融资,导致老化设备无法及时升级改造,陷入发展困境。

六百丈水电站迎来新变化,得益于石台县的一项“水权质押贷款”创新实践。

石台县位于山川秀美的皖南山区,水资源极为丰富,被誉为“流淌着诗的河”——秋浦河穿境而过,县域内建有20座水电站。六百丈水电站是该县骨干水电站之一,位于七都镇七都村查上组境内,总库容683.9万平方米,于1991年建成发电,主要承担区域供电和生态流量保障任务。

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石台县长期面临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的双重压力,尤其是中小型绿色企业普遍存在融资难问题。六百丈水电站遭遇的“办大事手头紧”的“成长烦恼”,在石台县并非个例。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生态“高颜值”如何转化为经济“高价值”?石台县立足于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创新推出水资源权益质押融资机制。石台县水利局将六百丈水电站取水证载明的水量作为基准,结合近5年实际发电数据,依托智慧水利数字化管理平台,核定该水电站取水权评估值约为328万元。最终,按评估值的50%确定贷款额度,在“ 政府搭台、银行赋能、企业受益”联动模式下,安徽石台农村商业银行于去年8月为六百丈水电站发放全省首笔“水权贷”专项贷款164万元,一举解了企业技改资金短缺的燃眉之急。

“ 石台县通过水权质押将生态资源转化为可量化、可质押、可变现的金融资产,成功实现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双向转化,为生态功能区破解‘守绿缺金’困境提供了新思路。”池州市水利局局长金泽吾认为,“这一模式不仅为县域绿色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更为全国同类地区探索‘ 两山’转化路径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板。”

一项基层创新,让绿水青山“生金淌银”。2025年5月,石台县“水权质押贷款”创新实践入选全国用水权改革典型案例。“今后,石台县将把‘水权贷’模式拓展到农业节水、尾水回用、碳排放权、湿地碳汇等领域,以点带面推动生态权益交易市场建设,加快打造绿色金融改革示范区。”石台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邱军辉说。(记者金立平 陆寒芳)

原标题:“石台方案”入选全国用水权改革典型案例 山区生态水“变现”流动钱

来源:池州日报

安徽环境新闻相关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