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环境新闻 » 要闻 » 正文 »

安徽谋划产值千亿级“林下经济” 相关行动方案正公开征求意见

林下中药材、森林食品、森林康养……发展林下经济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安徽省林业局近日发布《安徽省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众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做优林下中药材产业、做大森林食品产业、做强森林康养产业、推动与“以竹代塑”产业融合发展,力争到2030年,全省林下经济利用林地面积超1500万亩,总产值突破1200亿元。

释放空间探索林下空间经营权流转

什么是林下经济?简单来说,就是指依托森林、林地及其生态环境,遵循可持续经营原则,以开展复合经营为主要特征的生态友好型经济,包括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相关产品采集加工和森林景观利用等。

我省森林资源丰富。征求意见稿提出,在符合规定保留郁闭度的前提下,支持利用森林资源发展林下经济。结合国家储备林等项目建设,优化林分结构,释放林下发展空间。探索推行林下空间经营权流转,发放“林下空间经营权证”。允许通过租赁、特许经营等方式,有偿使用国有森林资源资产发展林下经济。

丰富饭碗

优先支持种植高附加值食用菌

大力发展林下特色产业,征求意见稿提出,做优林下中药材产业,把林下种植中药材作为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分批次发布安徽省道地药材目录,围绕石斛、黄精、灵芝、茯苓等,打造林下中药材特色产业集群。到2030年,全省林下种植中药材利用林地面积达150万亩。

森林是重要的食物来源,也让中国饭碗更丰盛。征求意见稿提出,做大森林食品产业,践行“大食物观”,充分挖掘林菌、林果、林菜、林茶、林油等潜力,优先支持林下种植竹荪、羊肚菌、香菇、木耳等高附加值食用菌,因地制宜建设一批规模化发展的特色基地。到2030年,全省发展林下森林食品产业利用林地面积达900万亩。

做强森林康养产业,征求意见稿还提出,充分利用森林、湿地等优质景观资源,积极推动森林康养与文化旅游、医疗养老、自然教育、科普研学、户外运动等融合发展。挖掘古树名木文化和生态价值,开展古树公园建设。到2030年,建设省级高质量森林康养目的地100个,全省发展森林康养产业等利用林地面积达450万亩。

科创引领

重点突破高效仿野生栽培等技术

发展林下经济离不开科技创新引领。征求意见稿提出,加强良种选育与良机研发。设立林下经济重大科研专项,重点支持选育和引进适合林下环境的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中药材、食用菌等优良品种,加强乡土优良品种保护与利用,研发和推广适应林地环境的轻简化、智能化机械装备。

同时,征求意见稿还提出,强化关键技术攻关,支持产学研共建省级林下经济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平台,重点突破高效仿野生栽培、林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保鲜储运及精深加工等关键技术,建设一批科技含量高、示范作用强的林下经济基地。

安徽商报 元新闻记者 刘媛媛 实习生 方一舟

原标题:安徽谋划产值千亿级“林下经济”

相关行动方案正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来源:安徽商报

安徽环境新闻相关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