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畜禽粪肥还田技术规范》(GB/T 25246—2025,以下简称2025年版标准)正式实施,代替了2010年发布的《畜禽粪便还田技术规范》。
据了解,我国粪肥还田标准相对缺乏,随着社会的发展,饲料结构、养殖规模、养殖方式、粪物处理方式等均有较大变化,畜禽粪污的产生量及其养分含量指标相应变化,作物产量较2010年也相应提高,这对畜禽粪肥利用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家标准应与时俱进,满足当前产业发展的需求。
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副所长张克强在解读标准时介绍,2025年版标准主要有13项技术变化。首先,更改了名称。2023年发布的《畜禽养殖环境与废弃物管理术语》中明确规定,畜禽粪肥还田前需要进行适当的无害化处理,腐熟后还田。2010年版标准中,畜禽粪便不能直接还田,为确保标准名称的准确性,特修改了标准名称。
同时,删除了原标准中关于粪便收集除尘及处理技术的要求。“本标准为还田技术规范,粪肥还田的定义中已明确,粪便需要经过无害化处理腐熟,且卫生学及其他指标达到本标准要求才能还田。粪便的收集、除尘等不属于还田环节。”张克强指出。
此外,本次修订增加了畜禽粪污、畜禽粪肥、固体粪肥、液体粪肥和粪肥还田5条术语,并增加液体粪肥施用方法。“液体粪肥中含有大量的氮磷钾和微量元素,同时含生物活性物质,种植不同作物所需要的养分量和时期均不同,且不同的作物种植密度也各异,应针对不同作物提出液体粪肥的施用方法。”张克强说,本次修订基于液体粪肥的特性,结合各地的施用经验,增加了液体粪肥使用方法。
畜禽粪肥中含有一定的盐分。有学者研究证实,牛粪肥中的盐分含量介于4.6克/公斤—10克/公斤之间,长期使用畜禽粪肥将对土壤产生影响。因此,2025年版标准增加了“应适时检测畜禽粪肥还田后的土壤盐分含量,根据土壤含盐量的变化,适当调整施肥量和施肥方式。”
关于畜禽粪肥中的重金属限制问题,目前,畜禽粪肥还田有害物质限量强制性国家标准已经立项,根据相关安排,本标准中不再给出畜禽粪肥重金属限量指标。
据了解,2020年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明确畜禽粪污还田利用要求强化养殖污染监管的通知》明确指出,应制定畜禽粪肥还田利用计划,建立粪肥还田利用信息台账,实现粪肥还田利用信息的可监测、可报告和可追溯;建立粪肥还田利用大数据库,可为粪肥施用风险评估提供数据支撑等。2025年版标准增加了畜禽粪肥使用记录与效果监测相关要求。(中环报记者韦璐)
原标题:《畜禽粪肥还田技术规范》今日起实施,涉13项变动
来源:中国环境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