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环境新闻网 » 法治 » 正文 »

督察整改见成效 | 亳州市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

2017年中央环保督察反馈“2016年亳州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全省第六,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017年1—5月空气污染持续加重,PM10浓度同比上升44.2%,升幅全省最高,空气质量恶化尤为突出。”面对当时复杂严峻的大气污染防治形势,亳州市委市政府强化政治担当,创新工作举措,持续发力攻坚,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取得显著成效。

改造前农村分散白芍脱皮加工点

改造后白芍集中蒸煮脱皮加工

责任化推动。2017年以来,亳州市委成立“11+1”工作组,主要领导直接抓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实施专班管理。召开大气污染防治专题会议300多场次,部署开展了90余项大气专项治理行动。建立网格化包保责任体系,实行网格化管理。中心城区及周边乡镇9个大网格由17名市级领导包保;73个中型网格由市、区直部门包保;441个基础网格由1432名网格员包保。常态化开展“九查九做”,利用物联网走航监测,对照污染云图,第一时间发现、处置污染源。

谯城区明友砖瓦窑厂复垦前后对比

科技化支撑。投入约1亿元建成94座空气质量自动标准站、400套走航监测设施,形成完整的区域监测网络。引进国家环科院等科研团队,驻点开展研究,分析亳州市大气污染成因,针对中药材加工、柴油车、砖瓦窑厂等领域个性化制定整治方案。

“量身打造”亳州物联网车载走航系统、亳州智能管控监测系统、机动车遥感监测系统、重型柴油车在线监控系统、禁行区电子围栏监管系统等大气污染防治五大系统,实现大气污染溯源、空气质量预报分析、在线监管的智能化和信息化。

系统化治理。城乡面源、工业源和移动源治理同步推进、同步提升。亳州市是中华药都,中药材种植、加工历史悠久,年中药材种植面积约100万亩,拥有中药饮片企业206家,全产业链年产值近1400亿元。整治前,部分企业污染治理设施简陋,特别是传统方式加工中药材白术,会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亳州市下定决心,铁腕治污,不仅完成了140余家中药饮片企业治理,又变革传统加工方式,研发生产547台白术液化气滚筒炕全面取代4800个传统生物质土炕,白术加工成本未增加,加工的毛白术色正身净无杂质,深受药农、药商、药企欢迎,实现了药农利益、环境效益双赢。同时,亳州市同步实施重点企业超低改造、过剩产能淘汰,完成3家燃煤电厂、4家生物质电厂、1家玻璃炉窑超低排放改造,淘汰砖瓦窑厂75个、燃煤小锅炉及设施约5000个,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进一步降低,烟粉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排放量较整治前减排30%以上。

亳州市柴油货车保有量近9万辆,占全省的1/7,加上大量的过境柴油货车,区域内机动车尾气排放量巨大。大气污染源解析表明,柴油车排放污染是亳州市最大的污染源,占本地污染物排放量的31%。亳州市成立专班,车、油、路治理全面推进,强化道路遥感监测和黑烟抓拍;投入2300余万元提标改造柴油车15510余辆、加装OBD车载智能终端3130辆;全覆盖抽测173个加油站点油品质量,累计查处非法加油站点、流动加油车80余家。通过治理,NOx排放量持续下降,2021年NO2平均浓度18微克/立方米,较2017年下降37.9%。

柴油车安装颗粒物捕捉器

亳州机动车尾气污染检测执法取证平台

2017—2021年,亳州市PM2.5年均浓度从61微克/立方米下降至38.1微克/立方米,降幅达37.7%。其中2021年PM2.5平均浓度、优良天比率改善幅度居长三角城市第一,空气质量改善成效显著。同时,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十三五”期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3%、居全省第一位。连续三届被评为安徽省文明城市,形成了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亳州实践。

原标题:督察整改见成效 | 攻 坚——亳州市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纪实

来源:安徽生态环境微信公众号

安徽环境新闻网相关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