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环境新闻 » 法治 » 正文 »

省厅公布第三方生态环境检测机构出具虚假检测报告执法典型案例

安徽省生态环境系统对第三方生态环境检测机构顶风作案、弄虚作假等违法行为,实行“零容忍”、出重拳,依法查处一批出具虚假检测报告的案件。现选取4起典型案例予以公开曝光,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做到“以案示警、以案促改、以案促治”,促进第三方生态环境检测机构守法经营,规范发展。

案例一:安徽冉启检测科技有限公司出具虚假环境检测报告案

一、案情简介

2024年9月,马鞍山市生态环境局执法人员对某新型建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型建材公司”)开展执法检查,发现安徽冉启检测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冉启公司”)在对新型建材公司开展有组织废气采样期间,新型建材公司的生产用电量约为每小时40千瓦时,与正常生产的用电量相差60倍,对此,冉启公司出具的检测报告显示新型建材公司“正常生产”。经调查,冉启公司在新型建材公司粉磨工序未生产的情况下采集排气筒气体样品,且未在包装废气排口采样、未开展厂界噪声监测,伪造废气、噪声检测原始记录单及烟尘、噪声检测仪的机打小票,同时还篡改废水样品的采样时间。

2023年4月、2023年9月,冉启公司因出具虚假检测报告,分别被亳州市生态环境局、合肥市生态环境局实施行政处罚。2024年9月,马鞍山市生态环境局对冉启公司实施行政处罚。冉启公司两年内因提供虚假证明文件受过行政处罚二次以上,不思悔改,再次提供虚假证明文件,涉嫌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

冉启公司伪造的废气原始记录单

二、查处情况

冉启公司上述行为违反了《安徽省环境保护条例》第四十条第二款规定,且符合《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23〕7号)第十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2024年9月23日,马鞍山市生态环境局将该案移送马鞍山市含山县公安局立案侦办。目前,该案正进一步侦办中。

案例二:安徽众锐质量检测有限公司出具虚假环境检测报告案

一 、案情简介

2024年9月12日,合肥市生态环境局执法人员根据上级部门移交的问题线索,对安徽众锐质量检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众锐公司”)开展执法检查,发现该机构存在同一检测人员在同一时间开展烟气黑度和噪声监测,伪造噪声及烟尘原始检测数据和采样时间、删除仪器原始数据等弄虚作假行为。经统计,该机构因伪造检测数据出具检测报告,获取违法所得达到三十万元,涉嫌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

采样人员伪造的噪声检测小票

二、查处情况

众锐公司上述行为违反了《安徽省环境保护条例》第四十条第二款规定,且符合《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23〕7号)第十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2024年9月23日,合肥市生态环境局将该案移送合肥市公安局立案侦办。目前,该案正进一步侦办中。

案例三:安徽绿实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出具虚假环境检测报告案

一 、案情简介

2024年6月20日,六安市生态环境局执法人员根据上级部门移交的问题线索,对安徽绿实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实公司”)开展执法检查,发现一份比对监测报告的原始记录打印凭证中出现双层贴条。经调查,该公司工作人员在对某玻璃制品有限公司开展比对监测过程中,发现其中两组氧含量的检测数据与其前后7组检测数据差距较大,于是修改了检测时间及编号,伪造并打印与其他组氧含量数据相近的检测数据小票,并将伪造后的小票粘贴在原小票上层,对此,该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和报告编制人未对原始检测数据进行核对,出具了合格的比对监测报告。

比对监测报告中的原始记录打印凭证出现双层贴条

二、查处情况

绿实公司上述行为违反了《安徽省环境保护条例》第十二条第二款及第四十条第二款规定,六安市生态环境局依据《安徽省环境保护条例》第五十三条规定,向该机构及其主要负责人下达了《行政处罚决定书》,责令停业整顿,分别处以罚款14万元、2万元。

案例四:安徽众诚环境检测有限公司出具虚假环境检测报告案

一 、案情简介

2024年4月17日,蚌埠市生态环境局执法人员在某公司的废水自动监测站房内发现一张安徽众诚环境检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众诚公司”)2024年3月对该公司开展废水比对检测时遗留的液位比对检测小票。执法人员顺藤摸瓜,从某公司调阅了检测小票对应的废水比对检测报告,发现检测报告与检测小票载明的液位测试的日期、时间、次数及测试间隔时间信息虽然基本一致,但是6次液位比对测试的液位数据明显不一致。经深入调查,发现众诚公司违规删除检测仪器中的原始液位监测数据,故意逃避监管。

某公司自动监测站房里的液位比对小票检测数据与实际检测数据不一致

二、查处情况

众诚公司上述行为违反了《安徽省环境保护条例》第十二条第二款及第四十条第二款规定,蚌埠市生态环境局依据《安徽省环境保护条例》第五十三条规定,向该机构及其主要负责人下达了《行政处罚决定书》,责令停业整顿,分别处以罚款14万元、3.6万元。

案件启示

少数第三方生态环境检测机构及其负责人法治意识淡薄,社会责任缺失,非法谋取利益,突破法律和道德底线,扰乱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安徽省生态环境系统始终保持严的基调,通过常态化执法、信用联合惩戒、大数据比对等手段,对弄虚作假行为露头就打,倒逼第三方生态环境检测机构遵守法律规定,严守职业道德,规范行业行为,确保检测数据去伪存真。

原标题:打假!省厅公布第三方生态环境检测机构出具虚假检测报告执法典型案例

来源:安徽生态环境

安徽环境新闻相关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