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安徽省第一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淮北市发现,濉溪县、烈山区砖瓦行业综合整治提升推进不力,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反弹,企业环境违法违规问题多发。
基本情况
淮北市现有在产砖瓦企业47家,二氧化硫排放量约占全市排放总量的36%。其中,濉溪县、烈山区共有42家,占比89.4%。
主要问题
一是转型升级推进不力
2019年,生态环境部等联合印发《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方案》,要求各地要加大砖瓦等工业炉窑类产业集群的综合整治力度,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和环保治理水平。国务院2023年印发的《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及我省行动方案再次要求,制定涉气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及“一群一策”整治提升方案,分类治理。
督察发现,濉溪县、烈山区砖瓦产业集群综合整治不力,相关工作推进迟缓。两县区有12家砖瓦企业通过变更营业执照的方式合并为6家,但单窑产能、生产设施等无实质性提升。重点培育的3家砖瓦窑绿色示范标杆企业,也存在突出环境问题,润宇墙材、南黎环保窑炉外投燃料应使用煤制气、生物质成型燃料,但实际却违规使用散煤,且烟气无组织排放;恒兴建材进窑端烟气未有效收集,外溢严重。
恒兴建材进窑端烟气未有效收集,外溢严重
工业和信息化部早在2012年即发布《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产品)淘汰目录(第二批)》,要求各生产和使用单位抓紧落实淘汰工作。督察组随机抽查7家砖瓦窑企业,发现濉溪县为华墙材、启硕墙材、银砖建材3家企业仍在使用应淘汰的电机设备多达11台。
濉溪县启硕新型墙材公司使用应淘汰的电机
《皖北六市空气质量提升攻坚行动方案》要求,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鼓励重点行业企业实施提级改造。但两县区砖瓦企业无1家是A级,等级较好的B级也仅有3家,占比7%,整体环境绩效水平偏低,产业提级改造工作滞后。
二是涉气环境问题整改出现反弹
2024年第三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信访件反映,烈山区龙鑫建材、顺民建材等3家砖瓦企业存在露天堆放煤矸石、粉尘污染严重等问题,烈山区于2024年12月上报完成整改。督察发现,烈山区未建立长效监管机制,问题整改后出现反弹。龙鑫建材筛选工序仍未配套建设污染防治设施,作业时粉尘外溢。顺民建材部分砂石物料露天堆放,厂区地面积尘较厚。2018年省生态环保督察指出,濉溪县赛琅工贸、银砖材料等企业环境管理差,厂区扬尘污染问题突出;濉溪县于2020年10月上报完成整改。督察发现,这2家企业问题整改不到位,破碎工序生产时均未开启污染防治设施,粉尘直排;部分砂石物料露天堆放,扬尘污染严重。
濉溪县赛琅工贸破碎工序作业时未开启污染防治设施
已停产、退出砖瓦窑企业厂区成为“散乱污”集聚地。督察发现,濉溪县祥龙墙材已关停,但场地租给3家“散乱污”企业,从事砂石加工、废品回收等,现场环境脏乱差。烈山区庭新建材关停后,场地上又出现非法洗砂、木材加工点,群众5次向淮北市12345热线平台反映该问题,但污染问题未有效解决,依然烟尘弥漫。
祥龙墙材厂区已成为“散乱污”集聚地
三是环境违法违规问题多发
濉溪县、烈山区日常监管不到位,一些砖瓦企业环境违法违规问题比较突出。濉溪县化腾建材未取得排污许可证,违法生产;丰磊建材擅自停运脱硫设施,酸性废气直排。濉溪县隆胜和实信建材,烈山区顺民和龙鑫建材等企业均存在脱硫设施不正常运行问题。此外,濉溪县顺达建材、宏裕材料等6家企业还存在污染源自动监控设备安装不规范、扬尘防治措施落实不到位等问题。
濉溪县丰磊建材公司擅自停运脱硫设施,酸性废气直排
濉溪县实信建材脱硫循环液PH值4.7
宏裕新材料公司扬尘防治措施落实不到位
原因分析
濉溪县、烈山区及其工信、生态环境等部门推动砖瓦行业转型升级不力,环境监管不严,行业管理水平低,一些企业环境问题突出。
督察组将进一步调查核实有关情况,并按要求做好后续督察工作。
原标题:安徽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典型案例一 | 淮北市濉溪烈山等地砖瓦行业整治提升推进不力、环境违法违规问题多发
来源:安徽生态环境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