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环境新闻 » 法治 » 正文 »

环保督察典型案例 | 淮南市煤炭消费减量替代等工作推进不力、城市空气质量出现反弹

2025年6月,安徽省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淮南市发现,淮南市对煤炭消费减量替代工作把关不严,35蒸吨/小时燃煤锅炉淘汰等重点工作推进缓慢,煤矸石综合利用环节污染治理不到位,空气质量出现反弹。

基本情况

2025年1-5月,淮南市环境空气颗粒物浓度反弹明显,PM10浓度同比恶化7.1%;PM2.5浓度同比恶化1.5%。

主要问题

一是煤炭消费减量替代工作把关不严

《安徽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能源消费置换和煤炭消费减量替代管理办法》(皖节能〔2021〕4号)规定,审查机关应对煤炭消费替代源是否真实可行,替代量计算是否科学、准确,以及实际落实情况进行审查、检查、现场核查,未按规定落实能源消费置换和煤炭消费减量替代方案的项目不得投产运营。

督察发现,淮南市发改委作为煤炭消费减量替代管理的审查单位,审查把关不严不实,一些耗煤项目煤炭替代数据严重失真。《淮南矿业集团潘集电厂一期2×660MW超超临界燃煤机组工程煤炭消费减量替代方案》明确,潘集电厂一期项目125.4万吨煤炭消费替代量来自潘一选煤厂(本井)。经核实,潘一选煤厂(本井)实际煤炭消费减量仅为80.9万吨,煤炭消费替代缺口达44.5万吨。《淮南矿业集团潘集电厂二期2×660MW 超超临界燃煤机组工程煤炭消费减量替代方案》明确,潘集电厂二期项目96.9万吨煤炭消费替代量来自潘三电厂。经核实,潘三电厂实际煤炭消费减量仅为84.3万吨,煤炭消费替代缺口达12.6万吨。潘集电厂一期、二期项目在未严格落实煤炭消费减量替代方案的情况下,分别于2023年2月、2025年5月投产。

二是燃煤锅炉淘汰等重点工作推进缓慢

国务院《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要求,支持自备燃煤机组实施清洁能源替代。到2025年,重点区域基本淘汰35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锅炉。淮南市是国家明确的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督察发现,中煤新集一电厂1998年建成投运的3台35蒸吨/小时燃煤锅炉,目前仍有2台在用,清洁能源替代方案仍处于可研阶段。《安徽省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方案》要求,重点区域散煤基本清零。督察前期暗访发现,潘集区、凤台县畜禽养殖企业使用散煤进行供暖较为普遍。

潘集区畜禽养殖棚外堆存的散煤

国家能源局《关于促进低热值煤发电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规定,低热值煤发电项目应以煤矸石、煤泥、洗中煤等低热值煤为主要燃料。淮南市现有3家低热值煤电厂,环评文件要求,顾桥电厂煤矸石掺烧比例应达到50%,但实际仅占10%。环评文件要求,中煤新集二电厂燃料来源应为煤泥、煤矸石,但实际违规使用原煤作为燃料;中煤新集一电厂燃料也全部为原煤。省能源局要求上述3家电厂提高矸石使用率,不具备整改条件的应按程序于2025年底前关停或转为应急备用。截至督察时,3家电厂仍在生产,相关工作推进滞后。

中煤新集一电厂35蒸吨/小时燃煤锅炉

三是煤矸石污染治理不到位

淮南市年产煤矸石约1600万吨,煤矸石在堆存、转运、利用等环节大气污染问题较为突出。毛集实验区花家湖、潘集区潘集火车站、潘一矿、芦集镇周边大量煤矸石露天堆放、筛分,扬尘污染严重,淮南市环委办曾多次交办,但整改工作不到位,相关问题反复出现。中煤新集一矿19万吨煤矸石覆盖不完全、露天作业,中煤新集二矿煤矸石输送廊道尾端未封闭。潘集区兴疃码头大量煤矸石露天堆放,未采取覆盖、喷淋等降尘抑尘措施。淮南市鹏源煤炭经营有限公司用挖掘机装卸煤矸石,未采取加装挡板、喷淋等降尘抑尘措施,粉尘污染问题突出。

中煤新集一矿露天装卸矸石

潘集区煤矸石堆场扬尘污染严重

原因分析

淮南市发展改革、城市管理、生态环境等有关部门落实空气质量改善工作有差距,推动煤炭消费减量替代、燃煤锅炉淘汰等重点工作不够有力;个别企业煤炭消费减量替代工作失实;潘集、毛集实验区、凤台等县区对煤矸石污染治理不到位。

督察组将进一步调查核实有关情况,并按要求做好后续督察工作。

原标题:安徽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典型案例六 | 淮南市煤炭消费减量替代等工作推进不力、城市空气质量出现反弹

来源:安徽生态环境微信公众号

安徽环境新闻相关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