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环境新闻网 » 正文 »

芜湖市南陵县:谋振兴 贫困村悄然兴起“两山”理念主题教育实践基地

据芜湖生态环境消息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科学论断。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位于江南地区的安徽省南陵县籍山镇长乐村,境内栖息着目前国内最大的野生扬子鳄种群。在这个刚脱贫不久的小村子,正悄然兴起一座“两山”理念主题教育实践基地。

突出“一个核心理念”

长乐村原始的“绿水青山”自然环境带,孕育了目前国内最大的野生扬子鳄种群,也为该村带来产业发展的困局。面对严苛的环保“红线”,2017年以来,驻长乐村扶贫工作队坚持党建引领、一抓双促,带领干部群众牢牢抓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张生态牌、这条生命线,凭借过硬的作风,实现了集体经济、集体收入长期为“零”的双突破,连年保持已脱贫人口收入持续增加……

“穷则变、变则通”的思维,使长乐村打破了环保政策的桎梏,实现了(绿色)产业大发展、社会大治理,展现出人类与鳄鱼和谐共生的美好生态愿景,闯出一条“‘两山’理念指引,绿色发展振兴”的路子。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核心理念,已深深植入长乐村党员、干部、群众的脑海中。

坚持“两个同步促进”

促进脱贫致富

如今的长乐村,贫困人口发生率连续多年为“零”,产业方面形成以村集体经济为支柱(珍稀食用菌基地、农事服务中心、持有农商行原始股、高架广告牌和标准化厂房租赁等项目,在收官之年为村集体经济锁定33.695万元收入)、以村民个体经济为支撑(催生了养虾大户徐德旺,种粮大户李爱农,“葡萄西施”李侠,蘑菇大户胡根生,年糕大户杨邦虎等一批农民个体经济“金种子”),辅以脱贫人口家门口就业为支持(直接带动6人就业,间接带动41户受益),基层党组织全面帮扶的“三支一扶”发展格局。

促进乡村振兴

经过多年磨合淬炼,如今的长乐村“两委”政治坚定、作风过硬,为民服务能力水平在全镇不断争先进位;村内集体产业稳步发展,与蓬勃的个体经济有效衔接搭配,抵御市场风险能力显著增加;“长乐鳄”扶贫地理商标的申报成功,进一步提升了村内优质农副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以农村“新四员”为代表的村民发展内生动力进一步增强,乡风民风显著改善,在社会治理方面发挥出示范引领作用,乡村振兴基础不断夯实。

打造“三个实践阵地”

深入学习和积极实践“两山”理念,是每一位党员干部必须牢固树立的思想观念和必须具备的政治素养。

2020年以来,驻长乐村扶贫工作队在市、县委组织部门大力支持下,以本村脱贫、发展、振兴为案例,积极筹划“两山”理念主题教育实践基地——以打造三个“实践阵地”为平台,为前来实践的党员、干部和群众拓印“党建引领、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历史痕迹。通过带领他们近距离实践和感悟“两山”理念指引脱贫攻坚的独特魅力,进一步丰富拓展“三会一课”内涵,坚定党员、干部和群众心中的“四个自信”。

打造“脱贫攻坚”实践阵地。

以村级产业扶贫基地和村民个体经济项目为平台,组织实践者现场观摩,实地了解长乐村脱贫攻坚历程和绿色发展硕果,同时助力消费扶贫。

打造“两山”理念实践阵地。

以野生扬子鳄栖息地为平台,组织实践者探访该村“绿水青山”原生态和野生扬子鳄核心保护区。通过亲身参与人居环境治理,零距离实践“两山”理念。

打造“三会一课”实践阵地。

以村党群活动中心为平台,由驻村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成员讲授“‘两山’理念与乡村振兴”系列主题党课,辅以各年龄段党员谈实践感悟等形式,进一步拓展“三会一课”的新时代内涵。

截至目前,已有3批32名由党员干部和群众组成的“两山”理念实践团队造访了这里。市、县党校(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也将该基地作为党员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教育培训现场实践点,纳入了培训计划。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脱贫攻坚的艰辛和乡村振兴的不易!”——“两山”理念实践者、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的年轻党员们感叹道。

“‘两山’理念是当下中国的正确发展思路,是新时代已脱贫地区振兴发展的正确方法论!”——“两山”理念实践者、芜湖交警高速四大队教导员、共产党员陆军感悟道。

小小的“两山”理念教育实践基地,为村民们谋的是致富之道,为长乐村谋的是振兴之路。


安徽环境新闻相关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