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小山小水答网友问”又一次与大家见面啦!
近期,我们留意到部分网友对身边潜在的生态环境风险有不少困惑。为此,我们汇总了一些问题,予以解答。一起来看看吧~
曲奇小饼干
用吃货的方式解决物种入侵型生态危机,靠谱吗?
小山&小水 答:
答案,当然是不靠谱。
人类的“食材多样性”并不像传说那样广泛。一些外来入侵物种确实是能吃的,有些还是餐桌上的常客,如克氏原螯虾(小龙虾)、尼罗罗非鱼、苋等。然而,真正带来麻烦是外来入侵物种的野生种群,而不是被人类圈养的人工种群。野生的外来入侵物种普遍具有很强的抗性和耐受能力,能在被污染的环境中生活,富集有害物质,或者携带致病细菌。例如,多地报道食用“麻辣福寿螺”会引发广州管圆线虫病,轻者引起头痛、发热,重者引起面部神经瘫痪,可致痴呆,甚至死亡;而小龙虾也曾对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县哈尼梯田造成过巨大威胁。
外来入侵物种往往是生态系统中的“佼佼者”,防治难度较大。用吃货的方式解决外来入侵物种算是生物防治的一种形式,但这种防治措施远远不够。科学家们会根据外来入侵物种不同的发生阶段分别采取清除和控制的策略,综合运用物理防治方法、化学防治方法、生物防治方法,研究可持续、环境友好的综合防治技术。
抵御外来入侵物种重在预防,所以大家不要为了满足一时的口腹之欲,轻易将可能对生态环境有潜在危害的外来物种引进来。
小龙虾掘穴筑巢的天性,对堤坝水田具备不小的破坏力。
玛卡巴卡家族
微塑料对人体危害真有那么严重吗?
小山&小水 答:
现有研究表明,微塑料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一般具有“量效关系”,即通常只有长时间、大剂量接触微塑料,才会影响健康,如果接触量较小则不足以担忧。
但一些研究表明,微塑料在鱼类、贝类等水生生物体内普遍存在,并可通过食物链不断向上一级传递。人类在食用含微塑料的鱼类、贝类等水生生物后,将不可避免地成为微塑料的摄入和蓄积体。
生态环境部已经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3个部门,着手制定包括微塑料在内的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而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少喝瓶装水、少使用一次性餐具等,减少塑料垃圾的产生,做好垃圾分类,既是保护环境,也是保护自己。
大海
农村里有哪些黑臭水体?
小山&小水 答:
造成农村水体黑臭,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外源污染导致,如农村生活污水、沿岸垃圾、畜禽及水产养殖污染物、农田径流、工业废水等进入水体,造成水质变差。另一方面是内源污染释放影响,如池塘、断头河等长期不流通,积累的淤泥和有机质,也会加速水质恶化,引起水体发黑发臭。
来源:生态环境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