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请跟随我的脚步,来看一下扬子鳄的起源……”日前,宣城市第四小学民生校区的“小小解说员”正在扬子鳄宣教馆里认真地向来访者解说扬子鳄的前世今生。
近年来,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以下简称“扬子鳄保护区管理局”)通过建设科普基地、开发自然教育课程、加强与学校合作互动等方式,扎实开展科普教育工作。
截至目前,该局已建成扬子鳄宣教馆和规模化精养区,编制自然教育规划和青少年自然教育基地运营发展规划,广泛普及林草科学知识,宣传生态文明思想,已成为立足宣城、辐射全省、面向全国的自然教育基地,荣获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林草科普基地等多个称号。
科普基地夯实宣传阵地
6月5日,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的20名师生们来到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以“守护绿水青山 践行绿色发展”为主题的自然教育活动。
在讲解员的引导下,20名师生分别参观了扬子鳄宣教馆的序厅、扬子鳄身世、扬子鳄特性、扬子鳄保护等展厅,深入了解了40多年来保护区从扬子鳄人工繁育科研到复壮野外种群的艰辛历程。
“参观完展馆,我感觉到保护扬子鳄对维护生态系统平衡意义重大。”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学生徐万钧说。
“扬子鳄宣教馆投入使用后,我们的科普教育载体更加丰富了。”扬子鳄宣教管负责人说,该馆总面积4215平方米,总共分三期建设,总投资3000余万元,去年六月全部建成投用。
馆内设置了扬子鳄身世、扬子鳄特性、扬子鳄保护三个展厅,分别涉及扬子鳄的进化之路、古今变迁及文化承载;样貌、习性、生活规则;扬子鳄保护的形势严峻、野外保护、各界关注、繁育保种、科技攻关、资源利用、未来展望等多方面的内容。
为了让来参访者系统性地了解扬子鳄,该馆还通过图片文字、视频影像、模拟体验、野生动物标本展示等方式,运用触摸屏、虚拟成像等新技术,将扬子鳄的身世之谜、扬子鳄的古今兴衰史以及当前扬子鳄的研究和保护成果串联起来,通过文化体验项目让参与者感受扬子鳄独特生活习性。
目前,宣教馆业已成为扬子鳄科普教育基地的重要活动载体,自开馆至今已接待访客34万余人次。
开发课程打造教育品牌
去年,国家关注森林活动执委会公布2023年国家青少年自然教育绿色营地名录,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入选。这份荣誉,离不开扬子鳄保护区管理局对自然特色教育的深度挖掘。
近年来,扬子鳄保护区管理局不断创塑自然教育品牌,挖掘扬子鳄特色资源价值潜力。该局紧扣生物多样性保护主题,在全省率先完成自然教育规划编制以及《门前的扬子鳄》《扬子江里的神兽们》《消失的恐龙去哪儿了》《飞羽精灵》《小小生态巡护员》《扬子鳄回家之旅》6套自然教育课程的开发。
有了自然教育课程,更要建强科普宣教队伍建设。为此,扬子鳄保护区管理局培养了6名自然教育师,若干安全员和红十字救护员,招募10多名科普志愿者,汇集10名专业老师,以此提升科普宣教能力水平。
“我们的‘客人’扬小鳄,有着一身坚硬的、好看的鳞片盔甲……请各位同学用手中的黏土给扬小鳄做一个型,然后去找一找适合扬小鳄的家。”今年6月26日,扬子鳄保护区科普人员赴宣城市第四小学民生校区开展科普进校园活动,现场讲授《门前的扬子鳄》自然教育课程。
授课现场,科普人员结合6月正值扬子鳄繁殖期的特点,借助窝巢模型、实物标本观感和触感,让同学们对鳄卵、窝巢等有了更直观的感受。
“这堂课让我学习了很多新知识。”宣城市第四小学民生校区学生李慕豪说,“以后我也要为保护扬子鳄贡献力量!”
区校合作提升教育质效
为了让自然教育课程落地、科普宣传见效,扬子鳄保护区管理局以优质课程内容和完善服务体系为出发点,合理利用线上、线下等平台,和全国及宣城市中小学进行自然教育合作。
“今年5月8日,扬子鳄保护区管理局与我们校区签订了自然教育合作协议。光是这个暑期,我们就合作举办了3次活动,约400位师生家长接受扬子鳄科普教育。”宣城市第四小学副校长、民生校区执行校长陈文化说。
扬子鳄保护区管理局宣教科科长胡苗苗介绍,今年以来,该局结合“请进来+走出去”模式,联合各学校共开展形式多样的自然教育活动10次。此外,他们还联合地方政府部门开展世界湿地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爱鸟周等主题宣传活动共计8次,惠及6000余人。
“希望能通过更为密切的交流,创新学习模式,培养更多的爱鳄护鳄志愿者,树牢保护自然、顺应自然、尊重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营造更浓厚广泛的爱鳄护鳄氛围。”扬子鳄保护区管理局四级调研员周应健表示,他们将进一步创新思维,加强与学校、地方政府的沟通合作,开发更加新颖的自然教育体验项目,丰富宣传教育形式活动,真正将科普宣传助力扬子鳄保护的作用落到实处。(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余宏博 )
原标题:创新科普载体,开启扬子鳄保护宣教新篇章
来源: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