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环境新闻 » 教育 » 正文 »

有趣有料!“绿值”拉满!合肥生态科普游火了

“今天我去了动物园,动物园里有各色各样的球莽,有凶猛的狮子,还有美丽的东方白鹳,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卡皮巴拉……”这是合肥滁州路小学一年级学生许诺写下的自然笔记。

这个暑假,她参加了三场生态科普游活动,丰富了知识,拓展了视野,还提高了环保意识。

在合肥,生态科普游正悄然兴起,“绿值”拉满的生态科普游不仅受到孩子们欢迎,更让生态环保教育深入人心。

合报小仙的自然派正在植物园组织生态科普活动

合报小仙的自然派组织大蜀山夜观活动

一个暑假参加三场生态游

孩子们爱上大自然

9月开学,许诺就要成为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了。这个暑假,她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了三场生态科普游活动,“恶补”了自己的“生态课”。

在这三场生态游中,有2次夜游野生动物园,1次大蜀山夜观,还有8月31日即将开启的一场“小河长科普环保”活动。每一次活动结束,许诺都会通过文字+绘画的方式,写下一篇自然笔记。

“在大蜀山夜观时,我看到了中华大刀螂、蚰娫、金龟子,还看到了刺猬的脚印,让我感觉大蜀山生态非常好。在动物园看到了很多爬行动物,像各种颜色的球莽,还了解到了东方白鹳与西方白鹳的区别在于脚,鳄鱼的咬合力超强,张嘴却很无力。”许诺兴奋地告诉记者。

对于许诺的妈妈许海云来说,参加生态科普游是“一举多得”。“我会有意识培养孩子亲近大自然,去观鸟,去认识更多的动植物。”她说,让孩子参与夜观,与蛇、鳄鱼等爬行动物“亲密接触”,锻炼孩子的胆量,拓展她的视野,还可以让她提高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此外,在这些活动中她变得更加自信,更加热爱学习和生活,热爱大自然,这就是我们鼓励她参与生态游的初衷。”

张伶俐正在三河湿地公园给孩子们进行生态科普宣教

湿地公园、大蜀山等地成热门

线上线下均火爆

“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来到安徽肥西三河国家湿地公园。我是讲解员张伶俐,本次将由我带领大家走进湿地公园,体验自然之旅,共同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环境。”

走进肥西三河国家湿地公园,张伶俐的声音总会引领游客们踏上一趟优美的大自然之旅。

张伶俐是肥西三河国家湿地公园的一名讲解员,在这里工作已有一年多时间。她也是地地道道的肥西三河人。“我大学还没毕业就来到三河湿地公园实习了,被这里优美的环境和良好的生态所吸引,就决定要留在这里工作。”

作为三河人,张伶俐每天都会向来自各地的游客介绍自己家乡的湿地公园,如湿地的净化功能、公园的绿化种植、生态环境的大幅提升、动植物的各类资讯……都让她觉得无比的骄傲。

自从湿地公园建成以来,这里便成为自然科普宣教活动的场所。张伶俐告诉记者,2023年7月9日,三河国家湿地公园被中国林学会授予“全国自然教育基地”荣誉称号,为肥西县生态环境领域新增了一张靓丽的国字名片。一年多来,张伶俐已经接待了科普宣教等活动三十余场,约6000人次。“希望通过我们的宣讲,能让更多的人提高对湿地保护的意识。”

前段时间有一部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很火,说的是大学生回乡创业的故事,张伶俐也很喜欢这部剧。“电视剧里描述的家乡风景是美的,生态是好的,我也想对所有人说,我的家乡三河也是如此,希望大家都来这里体验自然之旅。”

与张伶俐有着同样愿景的还有合肥十八联圩湿地的郭莹,她毕业于安徽大学生态学专业,在十八联圩湿地工作已有2年时间,目前担任合肥十八联圩生态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党群部、综合管理部部长。

对于郭莹来说,自己日常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就是为来到十八联圩的游客们做生态科普。 “我从小就非常喜欢自然,喜欢动物和植物,因此本科和研究生学的专业也与此相关。”工作后,郭莹一直从事与生态保护相关的工作,直到2022年回到合肥,在十八联圩湿地开始了新的旅程。“十八联圩连续举办了两届‘巢湖观鸟节’,在今年的第二节观鸟节上,还举办了青少年观鸟笔记评选和生态摄影大赛获奖作品展,以轻松愉悦的方式,培养青少年关注自然、亲近自然,提高珍惜自然资源的意识,在他们幼小的心里种下生态环保的种子。”

在“世界湿地日”“安徽湿地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等特殊节点,十八联圩都会举办相应的科普宣教活动。郭莹告诉记者,从2022年至2024年,十八联圩生态湿地接待科普研学团体近20批次,共计200余人,其中包括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及合肥经济学院等学生实践团体。

在合肥,除了环巢湖十大湿地的生态科普宣教以外,大蜀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志愿者们也为合肥的孩子们带来了一场场自然教育课程。

王雪薇组织大蜀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科普游活动

2015年,王雪薇参加了国家林业局第一批森林解说员培训,也是从那时起,她开始接触到自然教育,并且把这个理念带回了大蜀山。经过两年的准备和酝酿,2017年,大蜀山开始开展属于自己的特色自然教育活动。2017年7月,蜀山森林公园管理处被命名为合肥市第三批中小学生校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大蜀山国家森林公园自然体验径”及“森林课堂”,在2017至2021年不断开展主题为“我是小小护林员”、“发现秋天”等主题自然教育活动,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应。“我会把枯燥的植物学知识,做成一些有趣的小知识点,和小朋友们分享。”王雪薇介绍,“每次上生态科普课之前,我都会先向孩子们介绍我的自然名叫做蒲公英,我希望能把自然教育的理念传播出去,像蒲公英一样在各个地方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2022年5月开始,蜀山森林公园管理处和阿拉善SEE江淮项目中心合作共建的“阿拉善SEE合肥大蜀山国家森林公园自然教育中心”正式启用,充分利用大蜀山国家森林公园环境资源,设计自然教育课程,开展自然教育活动,大蜀山的自然教育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2024年,合肥大蜀山国家森林公园自然教育中心推出“无痕山林”生态主题教育课程,引导公众了解无痕山林的理念,更进一步做好生态宣教工作。同时,公园“自然体验径”也在进一步提升优化中,大蜀山国家森林公园自然课堂将以更好的的面貌迎接公众。合肥大蜀山国家森林公园自然教育至今已经举办百余期活动,自2022年自然教育中心落成后,共设计了4套基于森林主题的自然教育课程,近300个家庭,约700人次直接参与了课程。而通过3次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活动,线上线下共约影响6万人次。

今年的巢湖观鸟节上,小朋友们正在参加观鸟比赛

提高公众参与积极性

生态科普的最终目的便是让更多的人提高生态环保意识,从而增强公众对生态保护的主人翁意识,参与到生态保护的工作中,合肥也高度重视生态科普游的推广。

记者从合肥市生态环境局了解到,近年来,多次通过环保志愿服务调动起公众参与生态环保的积极性。

在校园里积极培养青年环保队伍,合肥市编制29套自然教育课程,常态化开展自然教育小课堂,同时,招募环保志愿者,通过自然讲解、森林小课堂等科普教育活动,提升青少年一代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

自2017年起,连续7年开展安徽自然嘉年华活动,组织5季“SEE自然”生物多样性巡展,建设5个自然教育中心,吸引了超过22万市民的直接参与。同时,线上征集近万幅生态摄影作品,通过数百场摄影展、科普文集、手绘宣传资料和文创品等,激发公众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热情和积极性。

同时,还构筑社会各界参与到生态宣教的公益行动中来。组建4支居民巡护队,打造一支总人数为723人的环保志愿者队伍,培育112名自然教育志愿者和近30位生态摄影师等,促进中老年群体积极参与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践中;引导推动31家本土企业的社会资金投入,构筑了社会各界参与的保护机制。

专家建议:

打造专业团队,建立生态科普“合肥模式”

对于虞磊来说,生态科普游是他非常熟悉的领域,他也曾多次参与合报小仙的自然派融媒体工作室的生态科普公益活动。

虞磊毕业于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一直从事巢湖以及全省各地的生物多样性调查工作,是安徽省内鸟类及动植物专家,热衷于向未成年人开展生态科普教育。每年他都会带着孩子们去到黄山的猴谷住上几天,观鸟、观蛇、赏昆虫,在每一次科普活动中,他都会和孩子们亲密互动,让他们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进入大自然参加生态科普活动,相当于经历一次身心的洗礼,可以让孩子们更好地认识到保护环境、敬畏自然、尊重生命。”虞磊表示。而对于未来合肥的生态科普游该如何发展,他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首先,家长们必须要大力支持,认识到生态科普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其次,我们需要打造一支专业的团队,能够带领青少年认识自然,同时需要学校的配合和政府的引导。”

同样,作为小仙的自然派融媒体工作室的特邀顾问,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田胜尼也多次参与本报组织的生态科普公益活动。对于合肥生态科普,田胜尼建议尽快打造一支专业的团队。“我们在外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时,时常会发现有一些科普牌上标注的信息错误,这就需要专业人士引导。”同时,合肥应编制一套属于自己的生态科普专用教材。围绕“国际湿地城市”、巢湖、黄陂湖等合肥生态特色,建立生态科普的“合肥模式”。

相关链接

合肥有哪些生态科普游的好去处?

随着生态科普游在合肥的兴起,公众对于生态科普的需求也越来越大。那么,在合肥都有哪些生态科普游的好去处呢?

虞磊推荐了几处,如大蜀山、合肥植物园、合肥野生动物园、十八联圩湿地、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等。“其实只要是公园都可以作为生态科普游的场所,例如逍遥津公园、包公园等。”虞磊补充,“不过建议孩子参加生态科普游时,由专业老师带队,在他们引导下让青少年有更好的体验感,学习到更多的自然知识。”

小仙的自然派融媒体工作室  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记者 张梦怡

原标题:有趣有料!“绿值”拉满的生态科普游火了夜观、游园、观鸟、认植物……记者探访合肥多地生态科普游

来源:合肥在线

安徽环境新闻相关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