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淮北市委八届十三次全会提出了在“十四五”时期,淮北市将继续践行“两山”理念,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改善环境质量,着力打造山水在城中、城在山水中的“公园城市”,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打造全国资源型城市全面绿色转型发展样板区。
潮平岸阔催人进,风起扬帆正当时。要想书写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锦绣画卷,就要求我们在接下来的征程中,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真正聚焦“生态美”,持续推进污染防治,切实抓好生态修复,深入践行绿色低碳理念,更好推动绿色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标志着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表明了我们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生态保护好,把生态优势发挥出来,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我们要围绕“打造全国资源型城市全面绿色转型发展样板区”的目标要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快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
要持续推进污染防治。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强化“五控”措施,加强重点行业污染治理,网格化推进污染防控;扎实开展“清江清河清湖”专项行动,加快推进老城区雨污分流工程,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强化土壤污染管控修复,不断改善土壤质量,确保实现“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目标。
要切实抓好生态修复。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巩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成果,全面建设全国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加强相山、龙脊山等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持续推进采煤沉陷区和废弃采石宕口综合治理,积极建设山水在城中、城在山水中的公园城市。
要深入践行绿色低碳理念。以“碳达峰、碳中和”为引领,深入推进全国循环经济试点、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建设,推广应用清洁生产和节能环保技术,推动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和绿色供应链全面发展,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效应。要积极倡导绿色出行、绿色居住、绿色消费,深化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试点,深入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河道清污等环保志愿服务,推动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蔚然成风。(淮北日报评论员 淮北日报2021年1月14第A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