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环境新闻网 » 江淮时评 » 正文 »

时评|让“虚胖”的包装“瘦”下来

2025年电商快件基本不再二次包装、可循环快递包装应用规模达1000万个、大幅提升循环中转袋(箱)应用比例……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实施快递包装绿色转型推进行动。

适度包装有其必要性,能让商品在快递运输中避免损坏。但从现实中看,里三层外三层、过多缠绕胶带、包装里塞满塑料泡沫等问题,既为消费者拆快递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也增加了商家的经营成本,更会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数据显示,截至7月4日,今年全国快递业务量突破500亿件,而包装已经成为快递行业中资源消耗和浪费最严重的一环。快递包装垃圾的急速增长,成为生活垃圾不容忽视的增量和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而原纸价格上涨、舆论质疑等外部压力也摆在快递行业面前。

毋庸置疑,在电商加速发展的当下,让“虚胖”的包装“瘦”下来,刻不容缓。一方面政府主管部门要加强监管。目前,快递和包装行业的标准大多为指导性标准、推荐性指标,对行业的约束力还不够强,因此,不妨加大力度。比如,对包装的体积、重量、材料等明确规定,既能从源头上压缩包装过度的空间,还可以倒逼快递企业提升运输水平,减少野蛮分拣、装卸。另一方面,快递企业也要积极探索回收制度。快递公司和寄件人应尽量使用可重复使用的环保包装材料,在收取快递时主动回收,二次甚至多次利用资源。值得关注的是,目前一些企业开始做出有益尝试。比如,顺丰速运逐步推广窄版胶带、循环中转袋、气体泡填充物等,使得快递包装更“绿色”。推动快递包装向减量化、可循环方向转变,解决过度包装问题才能“治本”。此外,还要完善垃圾分类标准,让垃圾回收落在实处。快递业使用的包装材料分为运单、封套、纸箱、塑料袋、编织袋、胶带和缓冲物七大类。当前大多数人在拆开快递包装后,会把这些废弃物统统扔进垃圾桶,广大“收货人”也要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加快形成绿色消费理念,让轻包装、简包装、包装材料循环利用成为新风尚。

让“虚胖”的包装“瘦”下来,法规的完备、监管的努力是一方面,商家的支持、消费者的积极参与等,也不容缺位。期待快递速度变快的同时,包装“瘦身变绿”的进程也能加快。(何珂)

来源:安徽日报

责任编辑:周虹安徽环境新闻网相关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