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部门紧急预拨4000万元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
针对今年第1号台风“蝴蝶”及其暴雨洪涝灾害,财政部、应急管理部近日紧急预拨4000万元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支持海南、广东、广西等省(区)做好防汛防台风应急抢险救灾...
中国气象局发布行动方案 提升气象科教资源融合能力
中国气象局近日发布《气象科教融合创新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12项任务34项具体举措,提升气象科教资源融合能力和协同发展水平,为气象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自然资源部印发通知 试点开展区域特色自然和人文资源调查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开展区域特色自然和人文资源调查试点工作的通知》,决定在前期部分省份试点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选取天津市河北区“一河两脉...
反对“舌尖上的浪费” 新版餐饮业新规6月15日起实施
此次《餐饮业促进和经营管理办法》相较之前大幅增加了行业促进相关条款,更加贴近人民群众餐饮消费需求和行业发展需要。
安徽多部门联合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预警
2025年6月15日20时—6月16日20时,发布地质灾害黄色预警:黄山市全境,池州市东至县、石台县,宣城市旌德县、绩溪县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大,请注意防范,并加强隐患巡查...
安徽各地深化集体林改增强林区发展活力
近日,安徽省宣城市旌德县兴隆镇三峰村村民汪先生接过全省首本自留山“三权分置”不动产权证,标志着旌德县集体林改工作从“制度破冰”到“实践落地”。
七地入选!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名单“上新”
根据《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文化和旅游部令第1号)有关规定,文化和旅游部组织开展了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成果验收工作。
焦点访谈丨极端暴雨洪涝事件趋多 各地如何动态应变?
目前,我国全面进入汛期,南方地区进入主汛期。各地根据各自防汛重点,采取不同措施,不断提升防汛能力。中国南北方不同区域,在防汛方面是如何动态应变的?
生态环境部就8项国家生态环境标准公开征求意见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范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我部组织编制了《生态环境手工监测质量管理技术导则》等8项国家生态环境标准征求意见稿,现公开征求意见。
长江安徽段出境断面考核指标半数达Ⅰ类
2024年是安徽与江苏实施长江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的第一年,长江干流安徽段马鞍山市境内乌江、三兴村2个出境断面在2024年6项补偿考核水质指标中,有3项达到年度Ⅰ类水平。
应对全球空间天气灾害!我国科学家发起国际子午圈大科学计划
6月12日,记者从在成都举行的第二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国际大科学计划论坛上获悉,我国科学家发起国际子午圈大科学计划,助力应对全球空间天气灾害。
皖浙共护 新安江绿水生金
如今,新安江不仅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心安之江”,跨省界断面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Ⅱ类标准,每年向千岛湖输送近70亿立方米的干净水,连续多年稳居全国水质最佳河流之列。
长度仅1.8厘米!中国南方首次发现白垩纪哺乳形类足迹
在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首次记录华南白垩纪地层的哺乳形类及恐龙足迹组合。其中,新发现的哺乳形类足迹长度仅为1.8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