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环境新闻网 » 江淮一线 » 正文 »

宿松:开启绿色农业循环发展新模式 “废弃”秸秆变身新能源

地处长江北岸的宿松县是安徽省农业大县,耕地面积95万亩,每年产生各类农作物秸秆40余万吨。近年来,宿松县大力推广秸秆生态利用,开启绿色农业循环发展新模式。

9月22日,在宿松县洲头乡宗营村高粱种植基地里,一台高粱秸秆粉碎打捆机正在地里紧张作业,伴随着巨大的轰鸣声,成片的高粱杆即刻被机器“吃掉”,吐出一个个大小一样的圆形秸秆捆;随后夹包机将圆形秸秆捆逐个夹到车上,运往安徽众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整个过程全部实现机械化。

“前不久,洲头乡同新能源科技公司签订合作协议,组织3台打捆机械,向正在进行秋收的农户全面回收高粱秸秆、黄豆秸秆、水稻秸秆,并以亩为单位给农户支付一定的费用。”洲头乡经济发展办负责人介绍。

“今年,高粱秸秆的回收,真是方便了我们这些高粱种植大户,解决了我们‘头疼’的秸秆处理问题。”看着自家平整、干净的高粱地,宗营村高粱种植大户赵永林说,以前,高粱秸秆都是自己通过机器粉碎后,填埋在耕地里,这样做不但费时费力,还会影响下一季小麦种子的出芽率,现在他家160亩多地的高粱秸秆已被公司全部打捆回收了,接下来播撒的麦种,就再也不用担心麦种的出芽率了。

安徽众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坐落在宿松县经济开发区,是一家经环保部门批准的利用秸秆生产生物质颗粒燃料的民营企业。走进公司厂区,堆积如山的秸秆捆,格外引人注目。“我们公司年生产生物质颗粒燃料要‘吃掉’20万吨的秸秆,每年可直接增加农民收入300余万元,‘变废为宝’,让农民得实惠。”该公司负责人许武生说。

据了解,近年来,宿松县坚持将碳减排作为重要工作模块嵌入乡村振兴整体布局,探索采用优质新能源,以顺应新形势下碳减排工作要求,实现经济发展与绿色低碳发展无缝衔接。安徽众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生物质颗粒燃料恰是取代煤减少碳排放的一种新型燃料。9月份以来,该公司共回收4000余亩高粱秸秆1900余吨,预计到年底共回收高粱秸秆、黄豆秸秆、水稻秸秆10万余吨。

时下,走进宿松县各乡镇,正在耕地和稻田作业的秸秆粉碎打捆机、夹包机和运输车辆随处可见。收割秸秆、运输秸秆、收购秸秆、加工秸秆……在宿松县,已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并成了绿色产业的“香饽饽”,正引领着当地农民在绿色经济发展的大道上阔步前进。( 孙春旺  姚军)

来源:中安在线

原标题:宿松:“废弃”秸秆变身新能源

安徽环境新闻网相关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