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豚巡护员在西江保护区巡护。张倩摄
曾经的框架码头,如今成为亲水平台。张倩摄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到安徽省安庆市“回头看”的3年多后,胡师斌有一个切身感受:这两年江豚真的越来越常见了。
2018年显然是一个关键节点。这年初,安庆江豚协巡队队长胡师斌经历了一段惊心动魄的非法捕捞抓捕事件。8个月后,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来了。围绕着“保护江豚”的主题,有太多人在安庆江豚保护区倾注了自己的心血。
盛夏,当记者来到安庆采访时,2018年初的记忆,在胡师斌的脑海里仍像电影一般清晰。
一起违法电鱼案因巡护员的协助被侦破
“‘大鱼’今天凌晨两点要收网了。”
2018年正月,当大家还沉浸在新春过节的氛围中,胡师斌终于等到了“线人”的消息,他们的目标是与长江航运公安局密切配合,抓捕一个常年活跃的非法捕捞团伙头目。此时胡师斌担任安庆江豚协巡队队长不过半年。
“非法捕捞团伙用电打鱼,一般采用蓄电瓶、升压器、大号鱼勺等打鱼设备非法捕鱼,对水生生物的伤害较大。但那个团伙很狡猾,要当场人赃并获很难,所以我们一直在等时机。”胡师斌告诉中国环境报记者。
由于对方是快艇捕捞,增加了抓捕难度,所以胡师斌认为绝不能打草惊蛇,公安的船、渔政的船和巡护队的艇都按兵不动,巡护员正常作息。
为了防止走漏风声,抓捕当晚11点,收到线报后,他只接上长江航运公安局安庆分局和渔业局的两位负责人,临时通知两名巡护员,便悄悄出发。
半夜两点,一艘快艇在漆黑的长江边驶离,为了防止被非法捕捞团伙儿的“放哨员”发现,他们把车停到几公里外,与在江边监视的线人“搭上线”,便派一名巡护员去往江边观察快艇的动静。
4点50分,巡护员给出暗号,快艇带着渔获驶回了。“别着急,等他们挑完捕捞的鱼,搬运到车上,可能放哨的人就会放松警惕,从坝上下去和他们一起,这就是我们的时机。”常年在长江巡护的胡师斌分析道。
时机到了。凌晨5点多的码头,长航公安和巡护员步步逼近,在电打鱼团伙还没反应过来时,将其抓捕。一起由巡护员参与协助侦破的案件终于收尾。
2018年不仅是让胡师斌印象深刻的一年,对安庆来说,也注定是意义不同的一年。同年,长江江豚被认定为独立物种,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在白鳍豚被认定为功能性灭绝后,江豚成为长江中仅剩的鲸豚类动物。
也是在2018年,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指出,安庆江豚自然保护区不断“瘦身”,保护区内存在影响江豚生境的一些问题。
自督察组反馈问题后,胡师斌和他的巡护队队员们与政府部门的配合越来越密切——协助渔业、长航公安、海事等部门,经常性地开展打击违法电鱼专项行动,配合渔政部门做好长江禁渔期执法管理,不断加大巡护力度和增加巡护频次,取缔非法捕捞。
截至2020年,安庆江豚协巡队累计巡航里程达6万多公里,协助渔政联合行动百余次,打击非法捕捞200余次,劝导渔民近千人(次)。
那些最懂长江的人,成了江豚的守护者
“我小时候,江豚随处可见,2004年我成为一名港口污染物接收工作者,船舶污染、工业排放和非法捕捞开始多起来,我看到江豚的次数也随之变少。”盛夏的江边,胡师斌站在江边的芦苇丛旁,给记者指着十多年前自己工作的区域。
2015年,从未上过大学的胡师斌在安庆、合肥两地奔波,这个在江上工作十多年的中年人,做了人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成立一个省级环保公益社会组织,如果成功,这也是全国首家致力于长江生态环境保护的公益性社会组织。
“成立一家环保组织,手续复杂吗?”记者问。
“我也不知道自己当时哪来的勇气,直接就找到省里办理注册手续的部门。我向对方说明来意,表达自己常年在长江上工作,对长江足够了解。长江面积辽阔,需要专人长时段巡护,这就非常需要民间力量。”胡师斌告诉记者。
凭着愚公移山般的坚持,胡师斌在心中细细打磨了无数年的念想终于实现了——2015年8月4日,在安徽省民政厅注册,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备案,安徽省长江环保协会正式成立了。
协会成立了,这让与胡师斌一样对长江有很深情感、想参与长江保护的志愿者,一下有了归宿。
2017年,农业农村部“长江江豚拯救行动计划”第一批协助巡护示范点在安徽安庆挂牌。这一年的6月30日,安庆江豚协巡队成立,胡师斌担任队长,多名退渔转产转业的渔民加入了巡护的队伍。
张礼元如今就是巡护队的一员,曾经的他是一名渔民。8月的一个上午,在安庆大观区镇江村海口镇的西江保护区(安徽省安庆市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记者见到了刚刚巡护一圈回来的他。
“以前是渔民的时候,就常见到江豚,久而久之对其生活习性有一些了解,比如江豚喜欢以家庭为单位出现。后来到保护区后,我发现它们很‘挑食’,因为嘴巴不大,就只能吃小鱼,皮肤也很脆弱。今天天气太热了,你不太可能见到江豚。”
在西江保护区,和张礼元一样的退捕渔民,大约有10位。“这既是政府提供的惠民政策,也是因为我们这群人确实适合这项工作。”张礼元进一步解释道,“我们以前是渔民,了解不法分子的出没习性和可能出现的地方。这些经验在保护区范围内,对保护好江豚和它的生存环境很有帮助。能更有效地杜绝非法捕捞和垂钓等行为。”
安庆江豚协巡队成立以来,江豚保护工作取得明显成效。2020年7月至今,巡护队员增加至21人,巡护长度从60公里延伸到整个长江安庆段的165公里,为江豚保护注入了一股坚实的民间力量。
尤其是2018年,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对长江安庆段“把脉问诊”,指出安庆市江豚自然保护区严重“瘦身”后,当地政府积极整改,汇集各方力量参与到保护区的建设和整改中。
张礼元感受到:保护的力度更大了。
保护行动持续开展
安庆是长江流入安徽省的“第一站”,不仅是西江保护区,整个长江安庆段都是长江江豚理想的栖息场所,也是干流中长江江豚分布最集中、密度最大的江段,是江豚就地保护的重要水域。
在督察组指出江豚保护区的问题后,安庆立行立改,一系列行动持续展开,一时间,江豚保护被提到了更高的位置。
安庆市委市政府将江豚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作为污染防治攻坚“1号工程”和各地党委、政府“一把手工程”。《安庆市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方案》《安庆江豚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方案》陆续出台,实施“三策”整治方案,全面完成江豚保护区问题整改。
“三策”指的是一船一策、一口一策和一泊一策。安庆市港航中心工作人员张朝生告诉记者,在一船一策方面,提前一年半完成长江干流492艘渔船拆解任务,实现长江干流全江段全面禁捕。在一口一策方面,全市长江干流18个入江排污口,7个已取缔关闭或停用,其余11个全部整治达标。
“关于一泊一策,安庆对全市长江干流121个泊位分类施治,完成68个泊位关闭退出,两个泊位改变功能,51个泊位保留完善。”站在长江岸堤上,张朝生指着眼前一处港口的泊位告诉记者,“你看这里,原本是安庆的第一个框架码头,有重要的历史意义,现在我们已经把它改造成亲水平台,夏天市民常常到这里纳凉,我们也算在一定意义上保留了历史的痕迹。”
不仅如此,安庆市以江豚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为契机,全面推进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开展城区岸线江岸环境、江岸容貌、生态景观三大整治提升行动。提升工业企业污染防治能力,排查整治沿江“散乱污”企业1664家,城区沿江一公里内6家化工企业全部退城进园。
此外,安庆还开展江豚保护地方立法工作,中国首部长江江豚保护地方性法规——《安庆市长江江豚保护条例》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安庆也成为全国首个为保护单一濒危物种立法的设区市。
水流风动,水清鱼跃。盛夏的午间,记者在西江保护区巡护员带领下,乘着小艇巡护了一圈。尽管天气炎热,也没有看到江豚的踪迹,但却听到了巡护员带来的好消息。
“我们这里刚诞生了一只小江豚,才两个多月大。小家伙刚生出来,不太会游泳,自己在那儿往上蹿。现在时不时黏着妈妈,有时候兴趣来了,就跟着学习游泳。希望你下次有机会能看看它。”张礼元说。(记者张倩)
原标题:八百里皖江“护豚记”
来源:中国环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