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环境新闻网 » 江淮一线 » 正文 »

消除“黑臭” 宣城市区7条内河基本实现“长治久清”

图为解放河谢村广场整治后效果。

悠悠清溪河河水氤氲温婉,贯穿中心城区宛若一条“城市项链”,伴随着宣城市区内河河道的治理,它已经成为市区一张至柔至美的生态名片。

“亮眼”的不仅仅是清溪河。近年来,随着市区内河河道整治项目的持续推进,市区7条内河整治已初见成效,实现了“长治久清”。

消除“黑臭” 市区7条内河变成清流

清水绿岸,鸟鸣翠柳,鱼翔浅底……从治水到亲水,这一条治理之路,宣城市布局已久。

记者从市住建局了解到,2017年,为全面提升宣城市城市内河水生态、水安全、水环境、水资源、水文化水平,达到河道功能和环境质量双提升,宣城市启动了城市7条内河综合整治工程。

这7条城市内河分别为宛溪河(二期)、梅溪河、清溪河、道汊河、泥河、解放河、连接河,综合整治河道总长度32.78千米,综合整治面积197.66公顷,工程建设投资估算约5亿元。

“工程内容包括河道控源截污、黑臭水体整治、水质提升、景观建设、生态修复等。”市住建局市政园林公用建设管理处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除局部河段因为征迁未到位未施工外,基本上7条内河都开展了综合整治,已经基本消除“黑臭”,变成清流。

日前,在梅溪河(创业路-景德路段),记者看到河水清冽,倒映天光云影;沿岸也做了护坡和绿化,岸边还有几位市民正在垂钓。“以前这里就是一个小沟渠,水脏,周围的环境也不好。现在不仅沿岸栽种了许多绿植,我们还能在这钓鱼。”家住附近的马先生十分满意梅溪河这一标段的治理。他告诉记者,水变清了,景变美了,每天早晨和晚上,河边都是散步的人。

在梅溪河右支流(林海路-兴隆路),记者同样看到了水清岸绿的画面。河岸两边垂柳依依,亭台、小桥布局合理,放眼望去一派诗意的景象。而在去年,这里还是杂乱的菜地、荒地。“以前这里不仅乱,气味也不好闻,看上去就像是城市‘疮疤’,但是通过河道整治,现在这里成了大家休闲的好去处。”市民王晓燕对此赞不绝口。

因地制宜 沿河打造景观带

在宣城市推进市区内河河道整治项目过程中,一个最大的亮点是不仅河道消除“黑臭”,还沿河打造了景观带,让昔日的臭水沟变成市民身边的赏景、休闲和健身地。

记者在解放河谢村广场河段看到,除了已经实现水清岸绿,河岸边还修建了小广场、亲水平台、休闲座椅、园路等,成了一条带状景观带,也成了附近居民健身、垂钓的好去处。

“解放河综合整治工程去年5月基本结束,共计清理沿岸违规菜地2万平方米;河岸裸露黄土植草绿化38.5万平方米。”市政园林公用建设管理处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考虑到周边用地性质多以居住用地为主,所以在这一标段治理中强调休闲绿道、休憩空间和绿化空间的营造。在后期治理过程中,增设了必要的亲水观景平台,布置可供周边居民健身活动的设施和空间;河道整体以绿道性质园路串连,局部设置休息空间、亲水平台以及景观条石坐凳等设施,整体打造自然、野趣、适合体育锻炼的综合性郊野型河道景观。

记者了解到,在市区内河河道整治过程中,市住建局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对市区内河采取分标段的方式进行治理。按照每个标段的实际情况,进行沿河绿化,在具备条件的地方,尤其是居民居住较集中的地方,打造沿河景观带,增设体育健身设施,融入宣城本土文化原素,让这些昔日“黑臭”的内河,成为居民的休闲赏景健身地。

据了解,目前城区7条内河河流已经基本实现了“长治久清”,剩下的河流治理仍在有序推进中。“我们将继续推进市区内河河道整治,为市民营造更好的生态环境。”市政园林公用建设管理处项目负责人表示。(记者 余健 文/图)

原标题:消除“黑臭” 实现“长治久清”

市区内河河道整治初见成效

来源:宣城日报


安徽环境新闻网相关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